情理之中,快乐在内
2016-05-07黄婉婷
黄婉婷
【摘 要】
小学作文只是一种习作,是一种最初步的、最浅近的文字表达,我手写我心,写作应该更好的贴近生活和表达生活。但在小学作文的写作中,很多学生找不到写作的要点,不懂得作文的立意,作文的跑题、流水账问题笔笔皆是。虽然是记录生活、表达心灵,但是作文总得告诉别人点什么,总得有自己的中心,也就是常说的作文的立意。小学阶段的作文立意归纳起来,无非三点——情理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拿到作文之后,迅速有效的立意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所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小学作文的立意方向和把握要点对小学作文的立意进行概括和细化,以期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写作的要点,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心灵感悟。
一、引 言
作文其实是一种文字的表达,小学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将语言表达转换为文字表达,并且给语言表达找到中心和重点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分为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针对作文题目找到立意点,确定中心才能更好的组织相应的材料进行写作。本文从小学作文的三个立意点入手,结合两大作文类型,让孩子学会立意,找到中心。
二、小学作文的立意方向与把握要点
小学作文的中心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无非只有三种,第一种是表达一种感情,第二种是说明某个道理,第三种就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非常有意思,简言之就是——情理趣。那么如何围绕这三个中心进行详细的立意呢?
(一)言之有情——让情感发生
小学作文表达中,最重要的中心就是——情,我手写我心,表达我的感情。当然,感情多种多样,小学作文主要以记事文为主,表达的感情也无非两大类,一种是积极的热爱、赞叹、孺慕之情,另一种是厌恶、反思之情。这两种感情都比较明显,都可以在作文中呈现,尤其是在自由作文和日记的写作中,反而是厌恶和反思之情更多。例如很多小学生看到红灯之下的行人,会想到这样真的好吗?看到车上没有人让座,或者自己没有给人让座的小小反思。这样的作文反而更加打动人心。当然,在考试中,多数都是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拿到作文题目,学生就应该迅速的立意。例如,我爱妈妈,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立意的中心点很明显——情,表达的是对妈妈的爱。确定了作文的中心,孩子就可以找生活里妈妈爱我的例子,还有我对妈妈小小的心疼,这些都是对妈妈的爱——对妈妈的理解和回报。例如也有一部分是半命题作文,例如我爱 ,补充完整之后再去立意,让孩子根据自己补充的题目找到相应的立意点,如果是情,就找到情的落脚点,然后据此寻找写作的材料。
生活中的情感多样化,教师要学着让学生让这些情感发生,然后记录。
(二)言之有理——让道理自然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喜欢说明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为了使得作文有立意,有中心,不得不写道,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显得非常的不自然。其实,说理是小学作文的一个重要立意点,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顿悟和感受,这些道理有时候幼稚,有时候无厘头,但是这都是孩子视角下的思维变化。不应该强加入成人的思维,大道理式的“理”不应该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在引导学生对道理类作文进行立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的“理”。例如拿同一件事给不同的孩子去讲,让孩子自己找到这个故事里的小道理。当然,在日常的阅读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孩子积累道理,让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在作文中的“理”更加讲理,更加自然。
(三)言之有趣——让快乐蔓延
小孩子的快乐非常简单,对于孩子,尤其是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不能十分严格的让孩子去把握中心,而应该先根据孩子爱玩的天性,给孩子种下一颗爱作文的种子。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作文课堂中,加入丰富的快乐的游戏,让孩子们真正去玩,玩的开心,收获欢笑,然后让他们来说这些欢乐,说完之后让孩子一起记录这些快乐。并且告诉孩子,写作就是一种记录,记录快乐是为了让快乐更加持久。这样也能更好的吸引孩子写作的兴趣,小学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最主要的表达。因此,要让孩子学会快乐,学会记录快乐,必须告诉孩子,写作可以记录这些快乐的事,这些快乐的事可以是难忘的事,可以是回忆的事,作文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结 论】
小学的写作是初级的写作,能够记录和表达情感就非常难得。当然,写作的材料并不是说有就有的,立意之前和立意之后的工作都是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让孩子学会立意的三个中心不仅能让他们的作文有中心,有表达的要点。还能更好的指导他们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材料,留心之处记下那些小小的事,然后等需要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有方向、有内容的去写作了。这些材料可以是触动心弦的记忆,让孩子快乐的、感动的、难过的;也可以是日记、周记里小小的精彩,这些片段要么有着某种感情,要么表达某个道理,要么让孩子快乐。学会立意,学会写作的要点并不是给孩子的写作戴上枷锁,相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材料收集和写作的过程中更有方向感。
【参考文献】
【1】李素环.小学作文高效课堂36锦囊【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