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2016-05-07杨立亭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锻炼心理健康体育

杨立亭

摘 要: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健康的心理为后盾,因此心理健康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成为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身心状态、改善与提高健康水准、追求身心健康已成为我们社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需求。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一、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体育锻炼与智力发展。人类用巨大的精力研究如何开发自己的智力,不断探索与人的智力有关的各种因素,以求在最短的年限发掘出最大的智力潜力,在最长的年限保持和发展这种潜力。有的研究已初步表明记忆和智力是一种化学物质特性,由细小的蛋白质分子——多肽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的运动与大脑工作状态有关,工作条件愈适应、愈良好、愈灵活,对信息的辨别也愈精确。实验证明营养、疾病等一些直接作用于人体生理机能的因素可以对这些至关重要的化学物质分子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影响。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提升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对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体育锻炼能使大脑血液供应充足、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从而创造良好而适宜的工作条件;第二,体育锻炼对高龄阶段的人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到中年后,缩小体力、智力衰退的不平衡状态,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体育锻炼与精神情绪。情绪的变化影响人的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腺的变化。实验证明,人处在良好情绪时,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乃至运动系统都处在良好的适应状态;而不良情绪,如忧虑、沮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都不利于人的健康。据医学统计,在各种癌症患者中,心理状态不良的人占了较高的比例。由此可见,精神情绪对人的健康和体质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恶劣的情绪能导致生理机制产生不良的变化,但体育锻炼却可以调节人的身体生理机制进而影响恶劣的情绪。身体锻炼在这方面的作用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可使人的心理保持适宜的紧张度。人体各器官系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总保持在相应的紧张状态。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快节奏生活的应变力和耐受力。体育锻炼,如消遣娱乐可以克服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恐惧、厌烦和急躁的心理障碍,增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自信心。第二,身体锻炼可以减少和避免各种身心疾病。现代身心医学认为,人体的某些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的不健康而引起的,可称之为身心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皮炎等。心理学还认为人在参加身体锻炼时,有机体产生各种生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心理的活动,对意志品质和性格都起到良好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日趋健康,可以有效地防止身心疾病的发生。

二、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

体育锻炼能提升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我存在的评价。调查表明,身体训练改善了自我概念。在一些来自持续锻炼的心理影响中,自我概念被认为是最容易改善的。忧郁症病人有典型的低自我价值观,体育锻炼改善忧郁症的机制之一就是提升病人的自我知觉。体育锻炼能增进自信心。自信心是对自己成为胜任者的确信。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兴趣、能力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加个体的自信心。官玉琴通过对福建省205名中学生随机抽样的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自信心有重要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积极变化心境。由于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是主动参与,并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因而个体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积极、稳定的,或是为了达到积极的状态、改善不稳定的状态而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比较持久而弥散的情绪状态称之为心境,它与个体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是否融洽等相关。改善恶劣的心境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需要,而体育活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适当的方法。比如在平常的条件下,缓慢的身体练习可以影响到心境的状态,并降低焦虑程度。体育锻炼提高工作能力。长期锻炼能改善身体素质,参与者可体验到体力工作能力的增加,感受到日常工作有更充沛的能量,较少有疲劳乏力感。体育锻炼增加社会交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尤其是住在高楼的老年人群),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有医疗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对于治疗孤独症和人际关系障碍有显著作用。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社会意义

健康新概念。对于健康的概念,各学科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研究角度,各自作了不同的定义。如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全面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幸福”(well—being)的理想状态;医学的健康定义是针对疾病而言的;心理学方面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心理能力与心理“幸福”的存在。另外,还有社会学方面的定义,人类学方面的定义等等。以上关于健康的定义由于出发点不同,只是谈及了一个要点。但是文明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开始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新概念是: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当前中国社会实现了经济腾飞的伟大变革,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节奏变得更快,竞争更为激烈,人们的身心负荷普遍加重。至于社会上因经济改革的浪潮冲而产生的情感震荡,从干群矛盾、同事摩擦、代沟冲突到婚姻障碍等等,更是激烈和广泛。这表明一个仅仅具有健康机体的人是不足以适应并驰骋于这个变革时代的。新的竞争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但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是一个全面意义上健康的人。体育锻炼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对真伪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得到了强健心灵的效果。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类自身提出的新要求。体育锻炼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各种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方法之一。老人退休以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产生诸如孤独、寂寞、苦闷等等心理问题,一定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排解烦恼、乐观向上、心胸开阔。众所周知,中国未来社会是老龄化社会,人口的老化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潜在的压力,并产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性问题。解决不好老年人的问题将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让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将会有助于改善他们心理情绪,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这样既可以避免了对亲属正常生活的影响和经济负担;也为社会减少了医疗的费用,减轻了社会的压力。

四、结语

近几年,随着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健康观才能更加吻合并促进社会的进步,更加符合国人的身心特点,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在我国大众健身体育也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这一课题,由于它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已引起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

猜你喜欢

锻炼心理健康体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2016体育年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