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参与的途径

2016-05-06唐志哲

中学生物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

唐志哲

摘 要 在课堂观察和个人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涵义、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特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方法等方面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参与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参与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有效参与是指课堂上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使思维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特定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学习效果。有效参与是教师根据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不满足于被动安排、灌输,乐于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教学)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系到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实到位。因而,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而教师的参与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建构、学生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设置、学生参与的引导、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藉此,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学有效参与的途径。

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参与

新课程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认为学生是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严格要求。新课程倡导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真挚的爱生之情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

2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兴趣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动力,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导语激趣、巧设问题串

“课伊始,趣亦生”,教学中的导言是一节课的“热身”,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现象,或是一个笑话一个谜语,只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就可以。这样,教师一出手就能把学生吸引住,在他们的心里埋下激情燃烧的种子,这些种子一旦被点燃,即有可燎原之势。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如质疑式导入:在讲“遗传和变异”一章时,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刘亦菲长得那么漂亮,而凤姐却那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凤姐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这一设问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2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必备的教学情境通常指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两方面。

所谓问题情境,一般指教师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或已具备的知识储存库中选取一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① 利用小资料创设问题情景。

利用小资料创设问题情景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此种方法操作简便、资料来源广泛、呈现形式多样、应用广泛,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该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细胞器的膜结构与细胞膜之间的关系时,可准备下列两份材料:材料一,人的红细胞膜、内质网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等细胞内膜结构的化学组成;材料二,内质网在细胞内的分布。演示这两个材料的同时,笔者设置问题情景: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都是由膜结构构成,构成这些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是否相同?

②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设置情景。

在生物学教学中,会遇到一部分较抽象知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定困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情景辅助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相关软件制作的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动画课件帮助设置问题情景,对于学生理解相关抽象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③ 通过演示实验设置问题情景。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演示实验来设置问题情景。如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中证明光合作用产物和条件时,教师可向学生演示萨克斯在1864年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学生观察演示实验,通过一定的讨论后很快就可回答设问: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子原有的淀粉;“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天竺葵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

④ 运用生物学研究史(经典实验)设置问题情景。

在生物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学研究史,利用生物学研究史(经典实验)设置问题情景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和生长素的发现史等,生物学家通过观察现象,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范,来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能够对自己的推论作出评价,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

⑤ 利用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设置问题情景。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来设置问题情景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比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通过分组实验、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选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方法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并归纳总结、得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这样的设问紧扣学生的探究学习,同时又扩展和复习了相关生物学知识。

课堂心理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师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的环境。一个教师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教学情感、恰当得体的语言、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

3 开放课堂,创造参与条件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由于开放课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使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知识信息,从而拓宽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开放课堂教学过程,学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建立起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灵活运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其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势必会对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适时根据特定教学内容改变一些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一些新的参与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师生角色反串:即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课时师生位置颠倒,使师生双方在相互体验的基础上达到心理上的互通,情感上的互融和教学上的相长。再如,布置学生动手制作模型,让学生在动手参与制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染色体、DNA双螺旋、细胞等模型的制作。

4 改变评价,提高参与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应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开放的教学评价应当是打破“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应试中心”的评价体系,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由教师独自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自由评、互评、组评、师评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标准应变分数制为等级制,由只重视结果变为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使整个评价体系达到完善、和谐的统一。

课堂是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壤,是教师展示才华和魅力的舞台,是教师实现人生理想的幸福彼岸。

参考文献:

[1] 戴小虹.提高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效参与[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2:79.

[2] 朱旭.中学地理创新教法—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3] 宋瑞玲.学生有效参与和教师角色定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02),11.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