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moji的表情研究

2016-05-06叶颜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表情

叶颜

摘 要: Emoji 表情是一种视觉上的速记符号,在聊天语境中有补充语义,营造轻松氛围的作用。本文将以“喜极而泣”为例简单论述Emoji表情的发展趋势如何满足当代人的猎奇心理和交流需要。

关键词: Emoji 表情;喜极而泣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2015年11月,《牛津词典》公布了年度词汇。年度“词汇”是一个带着两滴眼泪的黄色的卡通笑脸。《牛津词典》对这个Emoji表情的解释是:喜极而泣的笑脸(Face with Tears of Joy)。 该结果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和科技公司SwiftKey 联合评选得出。数据显示,在英国,该表情的使用率占所有Emoji表情中的20%,美国则为17%。Emoji表情是一种视觉上的速记符号,即符号表情。它包括部分人的表情动作,部分动植物形象,及其他人类活动图像。

Emoji为什么能受到热捧呢?

第一,准确表达。Emoji具有思想表达的通达性。首先体现在反映思想的快捷上, 其次表现在反映思想的真切上, 即反映的都是人的思想原本或人的情感初衷。在聊天环境中表情和肢体语言提供信息的方式受到阻断,而言语的传达又具有一种间接性、模糊性,甚至经常具有歧义。为准确地传达信息,Emoji便有了它独特的作用。

第二,营造氛围。Emoji具有创设语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当不会用、不必用、不想用、不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时候, Emoji可以用独特语境表情达意。即使是在能够准确传达,毫无歧义可能的语境下,表情的使用也可为聊天环境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第三,直观高效。“传统的字母文字已难以满足当下快速、以视觉为主的沟通需求,像Emoji表情这样的一个图像文字来填补这一空白也不足为奇。” [1]社会的节奏加快,语言交流的经济性原则使得人们倾向于以简单的图代替长句。

第四,缓和话语,拉近距离。Emoji表情减少了人们社交网络的孤独感,满足了现代人重视人际关系的心理,增加了对话的丰富性和画面感。

第五,生动细腻。Emoji具有情感意义的可视性。主要体现在视而可见的直观性、视而可懂的理喻性。Emoji是各种模仿人类面部表情的符号中较为成功的。

总体来说,网络表情符号的本质是具有表情语功能的网络辅助交际手段,相当于现实语言交际中的态势语。其功能主要是用来表达交流双方的情感、态度、含义与调节虚拟语境的交际气氛。

以“喜极而泣”为例,具体说明其在网络语境中的使用。“喜极而泣”的作用分为“实语作用”与“虚语作用”。“实语作用”,即补充完整句义。有以下两种类型:

1、喜极而泣,表达对人物事件由衷的好笑;

2、哭笑不得,表达一种无奈,只能一笑了之,有时也表示一种自我嘲讽;

虚语作用则无明确意义指向,单纯舒缓语气,缓解语境尴尬。

下面,对“喜极而泣”的几种语义通过语料举例做出分析。首先“实语作用”:

1、喜极而泣,表达对人物事件由衷的好笑。

A:选修课,我在写专业课作业。B: 我在看电影《最后一节课》。A: 我也在。

分析:表情1=作业本应该在课下写,在选修课上写专业课作业,表达对一种违反常规的好笑感受。

表情2=当A听到B的回答,发现他们其实在同一个课堂,惊讶之余感到一种好笑。

2、哭笑不得,表达一种无奈,只能一笑了之,有时也表示一种自我嘲讽。

A:我拍的这么烂她找我? B: ……

分析:话语前提是“她找你拍照。”“我拍这么烂她找我?”言外之意为那还不如找别人,表达一种略微自嘲的语气。

其次,“虚语作用”。理解无实意的笑哭表情, 语境扮演了重要角色。语用原则包括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假如你正巧碰到一位朋友跟你发消息,但你不是很想回复他。)

A:“很久没见面了,你好吧!” B:“ 还好。”

此处的表情不满足上述两种语义类型。在上述语境中,基于会话的礼貌原则,你应当有所回复;但是基于合作原则,你需要违背不想回复的心情。此处一个恰如其分的笑哭表情缓解了这种不想回复的尴尬,又遵守了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综上所述,“喜极而泣”的实语作用和虚语作用都以各自不同的含义为人们所理解和使用,以上仅对其常见用法做一个概括总结。

作为交流辅助手段,Emoji趋于多样性、丰富性、趣味性是必然的。网络交际中的文字序列就相当于现实交际中的有声语言, 网络表情符号的功能则对应于现实交际中的态势语。[2]既让网聊像面对面一样便捷直观,又比面对面聊天更具生动性。 丹尼尔·贝尔曾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如果说使用文字和一些专用或者专用符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大阶段的标志的话,那么现代又有一个回归,即回复到前文字时代的图像文化的状况。[3] 图像化的深层实质是信息表达和接受上的感觉化。这些确有其魅力的图像化表情,需要来自人类社会的新一番思考。

参考文献:

[1]《你造么>_闫鑫荻.

[2]《认知语境与认知交际中的话语理解》沈悦英.

[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

猜你喜欢

表情
强化传统的本位意识与主体的创造能力
女性“表情”
女性“表情”
女性“表情”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态势语的运用
找“表情”
让音乐课“活”起来
2015 元首“表情”
中等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我见
阅读欣赏:群文阅读的生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