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背离下不可脱逃的宿命
2016-05-06高萌翰
高萌翰
摘 要:本文通过对科尔曼的悲剧一生的描绘,分析了导致他极力想逃离自我身份的社会根源。并从种族歧视、公众的无端“审判精神”、社会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导致科尔曼从辉煌人生走向悲剧人生的重要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身份逃离;种族歧视;审判精神;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一、菲利普罗斯简介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犹太裔作家之一。他多次成为最有希望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潜力作家。罗斯一生创作的作品颇丰,而且他创作的每部作品都给读者许多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思考。当许多犹太作家都极力地维护犹太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而罗斯却正好相反,他不仅毫无避讳地触及了犹太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而且揭露了犹太民族一些丑陋的方面。如身份危机、夫妻反目、父子对立等不协调的方面。罗斯的大部分作品的主题是关于犹太民族的“背离”与“叛逆”。而这一方面正体现在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个人与家庭的冲突、社会标准与伦理道德的冲突等。但是罗斯的初衷并不是简单地、一味地描写犹太人的背离,而是通过揭露一些犹太民族的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与读者更多的人生启示。
二、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宿命形象
科尔曼是一个肤色极浅的黑人。他为了成功,不惜隐藏了自己的黑人身份,谎称自己是一个犹太人。他生来就瞧不起自己的黑人身份。父亲死后,他便更加坚定地选择逃离这个族群的想法。在他看来,“这是由万能的神有意安排的!西尔基的自由。那个原始的我”[1]。科尔曼为了不再忍受“黑人身份”对他的影响,以至于他如此狠心地与自己血浓于水的母亲断绝来往,而不顾及母亲的年迈与苦心。但他认为逃离黑人身份是“那么多的渴望,那么多的计划、激情、狡猾和伪装,统统为了满足离家出走以及脱胎换骨的饥渴,变成一个新的人”[2]的一种必由之路。而科尔曼的母亲曾经绝望地对他说过“我们家总有某种东西,我指的不是肤色—我们身上的某种东西妨碍了你,你白得像血,但却像黑奴似地思维”[3]。在与家人断绝来往之后,科尔曼通过自己的才华与天赋,成为了一位极富有名望的系主任。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不得不从他的系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给更加附有能力的年轻人这个机会。他选择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讲台之上。然而,他原本以为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安度晚年,使他一生追求的事业画上完满的句号。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上天却与这位成功人士开了一个悲剧性的玩笑:在一次点名时,有两个学生缺席,他便称他们是“spook”,然而令科尔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两个学生与他一样都是黑人。当他称他们为“spook”时,他们意识到这是黑人语言中“幽灵”的意思,并将这件事反映给了学院,学院因此调查了科尔曼的身份。这让本身就曾经受到种族歧视对待的黑人科尔曼,反而被认为是种族歧视的始作俑者,被贴上了种族歧视的标签。因此被迫失去了他毕生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工作。这却导致了把她丈夫的成就看得高于一切的妻子接受不了现实而与世长辞。“幽灵”事件对于科尔曼来说,“如同面对一场恶性高速公路事故、一场大火、一场爆炸、一场公共场所大灾难”[4]。这一系列的事情过后,科尔曼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一样,已经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其实,纵观科尔曼的一生,磨难与精神压抑颇多,不仅在他人生的最后时期失去职业给他巨大的心灵创伤,在他与儿子的关系中也颇为紧张,尤其是他与小儿子的关系,更是处在水深火热的关系之中,儿子始终想要摆脱来自于父亲的引导与约束。而在他看来,父亲墨守成规、顽固迂腐,是一个思维落伍的“老顽固”。父亲的管教带给他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儿子表现出来的逆反之心尤为强烈,时刻想冲破父亲权威下的“牢笼”。而作为父亲的科尔曼眼中,儿子是一个放浪不羁,游手好闲的人。这样的父子关系的对立也更加映衬了科尔曼一生的悲剧宿命形象。在亲人眼中,科尔曼是一个背弃自己种族的怪人,摇摆在黑人与犹太人之中的“幽灵”。他无法融入不到任何一个族群之中,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摇来晃去的人”。而在科尔曼悲剧的一生中唯一次心灵上真正的慰藉来自于他与福妮雅的爱情。这是因为他们之间发生的性关系打破了世俗的常规超越了年龄的界限,这并不是男女之间淫欲的表现,而是释放内心苦闷、精神重担、回归真我的手段。
三、无法脱逃的身份宿命的社会根源
首先,在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较为严重,有色人种更加遭到社会的排挤。而在所有的有色人种之中,黑人的地位更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而在美国人的思想中,黑人就是奴隶的后代。就科尔曼而言,种族歧视来自于社会、学院、法律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术机构的社会各个层面。甚至当妓女知道他是黑人后,都对他不屑一顾;他将自己的黑人身份告诉女友后,却换来的是女友无情地抛弃;他更是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因为是黑人,一生受尽了凌辱,最后抑郁的死在了火车之上。所有的这些不公正的待遇都来源于种族歧视。尤其在美国,有色人种的生存状态更是雪上加霜:他们要时刻地承受社会环境强加给他们的不公正待遇。如游离感、压抑感、边缘感以及普遍的自卑感。科尔曼更是吃尽了黑人身份带给他的苦恼,他更是想要挣脱黑人的身份去获得成功与自由。可以说,种族歧视是导致科尔曼的悲剧的宿命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其次,在现代美国社会中,人们喜欢对普通人的微小错误进行苛刻地审判。人们更是眼里容不得别人的一点错误,人只要犯一点错误,大家就会抓住他人的错误不放并将微小的错误无限地放大。就拿科尔曼来说,他的那句“spook”本身不足以让他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那只不过是他对两个缺席的同学抱怨的一句话而已。而这却给了视他为仇人的德芬妮对他进行学术政治迫害的一次有利的时机。当然,德芬妮对科尔曼早已怀恨在心,当科尔曼在当系主任时,大刀阔斧地改革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而在她的蛊惑下大家也受其思想影响,将他的那句“spook”无限放大到种族歧视的高度。大家如同像审判罪犯一样在全学院人员面前“审判”了科尔曼的种族歧视的“罪行”,致使科尔曼失去了工作。另一方面,科尔曼与福妮雅你情我愿的恋情也被众人所诟病,认为是不伦不类的恋情,是可耻的、淫秽的结合。人们的这种毫无根据、“无端审判”的精神不仅给人们造成不愿以“真我”示人的疏离感,也给人类思想的进步与和谐造成了致命的阻碍。再次,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而独立地存在,是或多或少地受社会环境所影响的。如果一个优秀的人生活道德每况愈下的社会环境之中,无论他怎样地出色,他也会受到这个社会的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一点更加适用于美国社会,美国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国家,商业化的社会理念不得不让人追逐名利,而普通人想要获得成功和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仅与个人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社会是否给个人成功的条件、机会有关。科尔曼追求成功是理所应当的,可是社会环境却使他处于极度绝望之中。在他追求成功的同时,他也变得更加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例如他根本就不顾及自己脱离种族身份之后母亲的痛苦与艰辛;在他成为父亲之后,毫不顾及自己小儿子的感受,间接地导致了他自暴自弃,无所事事的性格。这与科尔曼在这样一个追逐名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自私自利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其实,科尔曼也为自己和母亲断绝来往,对妻子、儿子隐瞒身份而无时无刻不感到内疚。但是,谎言本身就是一种污秽,如同他认为黑人的身份就是一种污秽一样。科尔曼不想受到黑人的待遇,他想像白人一样,受到高等教育、获得成功、过美好自由的生活。但当他登上成功的宝座的同时,他却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心灵变得扭曲异常。他编织了一张布满身份谎言的网罗,欺骗了周围的所有人,可是他也将自己置于在身份谎言的泥淖之中。身份的谎言不仅断绝了他与自己的亲生母亲及家人的往来,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与本来应该属于他的美好生活。然而科尔曼却没有意识到在身份面前,人无法脱离自己的身份。因为身份自从人的出生以来就带有了不可磨灭的胎记。一味地逃离自己的身份,只会受到更加严厉的责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M].刘珠还,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8.
[2]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M].刘珠还,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48.
[3]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M].刘珠还,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42.
[4]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M].刘珠还,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