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2016-05-06雷亮雄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夫子国学孔子

雷亮雄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一段足够长的历史,才能沉淀出像“六艺五术”、诸子百家之说这样的文明精华,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国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博大精深最为恰当。说来幸运,本学期跟随邓老师畅谈国学与人生智慧,从中感触颇深。

现代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范围,市场经济文化领衔世界,传统文化退居二线,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人们快步向前追寻的同时,当人们逐渐发现进步的同时也意味着某种东西的丧失时,猛一回头,顿时醒悟,原来老祖宗用生命践行出来的那些精神财富是丢不得的,我们应该带着他们出发。于是,最近这些年不少领域出现了“国学热”。也许有些人仍然不明白,那些“过时的”的东西对于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到底有何意义。我想说,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朝代怎么更替,人性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是必须长存的,一旦真的缺失,那将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就拿《论语》中的一则故事来说吧。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踌躇满志,徘徊于列国之间,虽说在这一点上孔子是失败的,但很显然,他十几年的传播与游说为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失败。身处乱世,依然能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学和主张并道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般敬重的话,足以寂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仪人奉劝孔子的弟子,不必为丢失官职二忧虑,这个世道早就乱了套,唯有你们夫子的仁义主张才能安抚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世安稳。孔子这几个学生就像如今满腔热血的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个人利益的得失,更应胸怀天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正确的方式共同去创造太平盛世,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一则小小的论语故事便能给世人以重大警示,时过境迁,这样的品德难道不适用了吗?显然不是。

因此,我认为,学习国学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骨子里的那份美德得以永存。很多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向我们袭来,稍不留神就会迷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剧增,也许我们真的会不堪重负,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会用精神文明充实自我,建筑抵御的城墙。小月月事件不是特殊、老人被救反咬一口是事实,诸如此类事件传递的无非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如果说社会是进步的趋势,那这岂不是一股强大的逆流,如果我们不加以阻拦,指不定哪天就会被卷进一场漩涡,无法自拔。

作为未来的一名小学教师,学习国学于我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师这个名词意味着你不是一个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每一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留有你的烙印。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界近年来提倡重拾国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国学课,《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被郑重地带到课堂,我不敢保证这么做会取得多少质的收获,但是至少,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会让学生明白,这是我们的中华文明精华,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的历史使命和现代意义。因此,小学老师自身的国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国学与小学教育教学相联系更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学生在读经典、品艺术、观生活中感受国学的魅力也是一大挑战。

其实,学习国学的意义对我们而言,远不止这些,只有当我们真正潜心去感悟、体会他的精髓,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夫子国学孔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心通长宇,道贯广宙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夫子亦“愚”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