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创新教学初探
2016-05-06谢富梅
谢富梅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水平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高中数学课程同样如此.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会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带来很多制约因素.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队伍的素质,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教学中真正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其次,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一般的普通高中都有数学教研组,这是加强数学教师之间交流的良好平台.数学教师之间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彼此的交流,就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研组可以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再次,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高中数学教师更要认识到学生经常会就一些问题提出多角度的解决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教师也没有想到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创造和谐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营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三、进行求异创新
有些数学问题,若运用常规方法,则解题过程繁杂、冗长,甚至难以下笔,但若能抓住题目特征,引导学生寻求简捷、巧妙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置身于求新、求异的思维情境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四、重视解题教学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五、注重社会实践
数学课是一门比较单调的学科,尤其是纯理论部分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选择一些与数学问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采取独立或者合作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案例,促使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问题互相联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转变观察问题的角度,它必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