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05-06黄静
黄静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引入情感教育,是美术学科特点决定的。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为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感教育,如学会倾听、角色互换、多元评价,为构建情感教育平台奠定基础。
[关键词]美术 情感教育 构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52
情感教育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实现身份转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必然选择,而构建情感教育平台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占据其中的一维,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为全面改善情感教育的效果,美术教师需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情感教育的目标。
一、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思想活跃,对学习新知有个性认知和感受,教师要为学生主动抒发情感提供时空条件。小学生对教师充满敬畏之情,在课堂上不敢随便发言,和教师交流也是小心翼翼的。这样的交流情感色彩淡薄了,交流维度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特别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发言的机会,如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师生互动、个别谈话等。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只有敢于发言,情感交流才会得以顺利展开。这对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蔬菜》时,教师准备了各种蔬菜,先让学生观察蔬菜,然后要求学生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在学生画蔬菜之前,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蔬菜。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学生说:“我最喜欢胡萝卜,那鲜艳的颜色很诱人,生吃的时候有一种甘甜的味道。我妈妈则喜欢用胡萝卜炖牛肉。”教师非常专注地听学生讲述,然后给出积极的回应:“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恐怕很多人都要流口水了。怎么用你手中的画笔将这种感觉给画出来呢?”学生继续发言,教师认真倾听,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表面上,很多内容看似与美术教学无关,但情感渗透已经开始。
二、角色互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身份转型。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大搞“一言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位置设计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并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基。
例如,在教学《木版画》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木版画作品,学生看得非常认真。教师讲解木版画作品的分类等相关知识,并鼓励学生根据观看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很快就提出了疑惑的问题,如:木版画只用刻刀就能够完成作品吗?木版画可以复印画作,它的前身是汉字雕刻吗?木版画有什么特点?欣赏木版画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制作木版画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学生听得很投入,对木版画有了更直观的感知。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为情感交流创设了良好的契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三、多元评价,提升情感交互维度
课堂教学评价是情感交互的重要形式,课堂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通过良性评价的激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对美术作品展开欣赏学习,参与美术活动,能获得重要的认知。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形成课堂情感互动交流的机制。学生在多种评价中矫正自身感悟的方向,形成崭新的认知。教师通过多元评价,对情感因素进行科学的梳理,构建完善的情感体系,能有效提升课堂情感教育的维度,获得情感教育重要力量的支撑。
例如,在教学《向动物朋友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最熟悉的动物,然后从仿生学的角度介绍学习内容。教师给出提示:人类模仿动物进行了一些新发明和创造,观看课文中相关的优秀作品,介绍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很快给出了答案。有学生说:“人类根据鱼的特征制造了木船,桨和橹多像鱼的鱼鳍和尾巴。”教师评价:“这是最实惠的发明,为水上作业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你说得很准确,看来你观察得很细致。”学生听了教师的评价后,显得很兴奋。这说明课堂评价发挥了正效应。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美术学科特征决定的。由于美术课不属于考核学科,学生对美术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为了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品质,实施情感教育势在必行。美术包含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施教时,要从情感教育入手,构建情感交流场,以美术教学活动为载体,进行多元整合及推进,搭建完善的情感交互平台,为提升美术教学品质做好铺垫。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