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影片:取材于网络的“青春想象”
2016-05-06孙艳红
[摘要]青春是电影永恒的话题,青春题材的电影往往反映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处境,反映当下社会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青春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因此成为电影重要的取材对象,这些小说往往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其内容和价值观也被广大年轻人所接受,因此大批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这些电影作品描写青春的故事,承载着观众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青春想象”的寄托。本文从这些影片入手,分析了根据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中青春想象的本质和价值。
[关键词]网络文学;青春电影;青春想象
网络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特别是青春网络文学作品受到了青少年的广泛欢迎,同时也为青春题材的电影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网络文学作品伴随着“电影热”的升温而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将电影的题材范围拓展到了网络上那些能够“讲好故事”的小说文学上面。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关于青春题材的小说作品受到了电影创作者的格外关注,青春与网络文学作品的结合成为电影网络选材的主要范围。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青春叙事为主的流派,这些电影作品描写青春的故事,承载着观众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青春想象”的寄托。这些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在取得良好口碑的同时,也在阐述着青春想象的本质和价值。
一、取材于网络的青春想象
近些年来,许多知名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第一次亲密接触》《左耳》等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获得了巨大反响。这些电影作品的成功是因为满足了青年一代的情感需要,满足了他们对于青春的想象。更加明快的情节和贴近生活的片段为青春文学电影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更加贴近于青年群体的审美标准无疑是影片获得成功的保障。
审美标准主要可以分为审美取向、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三个部分。而审美标准的产生与审美的主体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联。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飞速发展,腾飞中的中国给青年人带来了机遇和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迷失。处在巨大生存压力下的青年人将青春奉献给了事业和家庭,这增加了他们对于青春想象的渴求。而关于青春想象的网络文学改编电影便给重压之下的年轻人提供了宣泄自己情绪的通道。而且,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所处的经济环境要普遍优于父辈,年轻人拥有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心理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不同让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差异化更加明显。在社会生活中,年轻人渴望拥有自己希望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但是社会阅历的缺失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会让许多年轻人在巨大的落差之下使心理蒙上阴影。此时,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力量,而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青春题材电影作品正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审美诉求。于是,展现青春活力和朝气、张扬个性和讴歌自由题材的电影成为青年受众的渴求。这种来自于电影受众的渴求,直接影响到了电影创作人员的选材和构思,于是受众和电影创作者一起建立了一种激励和补偿机制,而这无疑成为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存在的意义和初衷。
青春题材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满足青年受众的审美标准,是因为这些电影作品承载了青年人对于“青春的想象”。影片中,关于青春的想象是通过电影中的情节、画面和对白体现出来的,这些电影中的青春元素往往能够和青年受众的经历相契合,于是会在青年电影受众的大脑中与他们过去的记忆进行拼接,从而对观众的青春进行补充,构造出关于青春的想象。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青春题材小说补偿了当代年轻人青春的缺失,满足了他们对于青春的体验和幻想,同时在他人的青春故事中,青年受众还能够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同时,青春想象也是具体的,因为它与主体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作为一种继承了一代人特质的意象体,它承载了一个时代青年的喜怒哀乐,成为一代年轻人价值观的符号。
为了更好地探究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中的青春想象的本质,本文将会从比较典型的青春电影中挖掘青春想象的画面和场景的特质,通过分析这些画面和场景所传递出的信息,来揭示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中关于青春想象的本质。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创作过程中抓住了青年群体渴望成功和获得认可的心态,在电影中用泛黄的复古胶片以及丰富的色彩描述了特立独行的男主人公收获爱情的故事。这种在青涩时光中励志的场景和赵薇本人的个性光芒,让成功从一个概念变成了一种形象。《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导演的处女作,她用自己的阅历让影片中男主角的故事更加具有煽动性,树立了一个青年人成功的榜样。这种放大的成功形象,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给迷茫中的青年以具体的成功形象,让更多的人去追求成功。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很难遇到类似影视剧中的跌宕曲折的爱情故事,多数人的恋爱故事并不是完整的。而这种对于完美爱情的渴求也在青春想象题材电影中得到了体现。在这些电影作品中,年轻人能够在偶遇、相爱、分手等经典的爱情桥段以及经典的爱情对白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而影片中那些关于爱情的经典对白更是在年轻人的圈子中广泛传播。作为青春想象电影题材的优秀代表,《失恋33天》中便出现了许多十分经典的爱情对白,如“背叛伴侣之前,一个人会露出多少马脚?就算这人再高明,新欢和旧爱之间往返的步履很熟练,也总会有跟不上节奏的一天”。这些充满着正能量和哲理的对白,也让青春想象中的爱情本质表达得更为清晰。
青春充满着朦胧的色彩,对于电影也如此,正是对于艺术和美的极致性追求才能够让青春想象的电影具有青春的气息。青春充满了个性,青春充满了改造世界的想象。在网络文学作品原著中,这些关于青春艺术感的文字被电影技术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借助于恰到好处的布景、音乐和灯光的组合,青春中那些唯美的画面被定格在青年受众的脑海之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男女主人公在长椅上面聊天的画面,让青春的青涩和纯真刹那间浮现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让人久久不能释然。沈佳宜一袭白色裙装暗示着学生时代的天真无邪,柯景腾浅灰色的T恤与中蓝色牛仔裤的搭配,暗示着男士的阳光和活力,于是在淡蓝色的墙下,在一丝清风的扰动下,两个年轻人的长聊便有了青春的质感和唯美。
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中,影片的创作团队对青春想象的本质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在电影作品中着力表现了年轻人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对社会和规则的超越心理以及对于青春唯美感的追求。这也道出了这种题材影片的本质。
二、带有流行色彩的哲学价值
青春想象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不仅弥补和满足了当代青年对于青春的追忆,而且体现出了救赎的哲学思想。救赎是来自于西方宗教文化中的概念,是用来使心灵免受困苦和折磨的感觉性表象活动。在最初的西方教义中,救赎主要是用忏悔的形式来赎罪,来改变人性天生的恶,但是对于青春想象题材的电影作品而言,这种救赎体现在摆脱现代社会压力重重的困境,获得心理上的解脱。对于救赎哲学思想的诠释,不同青春想象题材电影有着不同的展现方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当今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一句话,这也是对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在信息化的浪潮中,青年一代感觉到理想的卑微和生命的渺小,于是他们青春的想象里面逐渐包容了消解权威和去权威化的思想,这也是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偿。社会的重重压力,使青年一代不能在真实的世界中解构权威,不能在现实社会中去叛逆,所以他们更加希望电影作品中能够表达出来,来弥补他们对于解构社会的想象。而电影《搜索》便满足了青年受众这方面的需求,作为权贵阶层的主人公的权威被大众媒体进行了解构,并因此遭遇了种种状况,这些情节的设置便满足了观众对于解构权威、去中心化的期待。
青春想象电影作品的哲学价值还体现在对形而上学的追求。几乎所有的青春想象电影作品中都体现了青年一代的奋斗观。在西方哲学很长的一个阶段中,人本位和物本位一直是西方文明争论的焦点,血雨腥风的世界大战,让西方文明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受约束性之间的调和。人的主体性则体现在对于形而上学的追求。正是因为人类的不懈奋斗和追求,人类才能够创造出辉煌的文明,而这种创新和奋斗精神在青年一代的身上显得更为突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勾起所有人对青春美好的想象的同时,更讴歌了男主人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影片中,柯景腾在追求沈佳宜时所表现的蓬勃的精神状态,以及为了获得沈佳宜留意时的积极向上的形象,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精神,让青春的想象之中获得哲学上面的启发。
青春想象电影作品的哲学价值体现在对于极致美学的追求。在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中,艺术和文学同属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要求。这种人类最高的需求能够弥补我们心理的缺失,并且能够让人们收获理想的心理状态。近些年来,各种综艺娱乐节目以及带有娱乐色彩的电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也是电影观众追求自我实现需求所导致的。西方文化中一段时期用解构思想来满足人们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于是有了《阿甘正传》等一系列具有解构韵味的电影作品。与西方的批判文化相比,中国的文明奉行的是中庸之道,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缺乏批判精神,却能够在各种相互矛盾的思想中游刃有余。中庸思想让中国的艺术作品更加具有包容性,但是也限制了电影等艺术作品的思想价值。比如《我的美女老板》仅仅将人性之美体现在感观之上,并没有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挖掘,致使影片成为娱乐的快餐,并不能成为流传的经典。
三、青春影片的引领
破坏和建构成了当今哲学思想的两大支柱,而相比于破坏,建构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于是关于道德建构、民主建构以及和谐社会的各种建构思想陆续登上舞台。在众多思想理论中,主张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和谐世界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和之前所有理念不同,和谐一词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和人受约束规则之间最好的处理法则。这种思想强调人与外界的交互机制,主张共同维护人与周围关系事物构成的生存场。由此可知,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很难逃脱走向没落的宿命。因为网络文学作品本身为了满足重重生活压力下的人们的心理诉求,迎合观众去权威化的心理诉求,会变得越来越娱乐化,从而使电影的思想性变得庸俗。而由此改编成的电影作品也不能弥补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思想的不足,从而将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前途带入黑暗之中。2015年国庆档热映的《夏洛特烦恼》可谓笑料十足,但是在爆笑之余我们不难发现影片本身所承载的关于青春想象的哲学价值已经难觅踪迹了,这也是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开始衰落的表现。网络文学作品只有重新回归到心理救赎和人生救赎的层次上面,回归到用深刻的思想性来打动人心的道路上来,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才能成为流传的经典。
四、结语
生活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中的青年一代的青春想象给描写青春的网络文学作品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这些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承载了青年受众对于自我实现的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青年观众心理救赎和人生救赎的需求。但是由于过度依赖青年受众的需求,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面临庸俗化和娱乐化的发展趋势,这必将给青春想象题材电影的发展带来危机。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只有重新回归到心理救赎和人生救赎的层次以及用深刻的思想性来打动人心的道路上来,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淋.“青春想象”中的自我救赎——论近十年“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思想的哲学本质和价值[J].当代电影,2015(06).
[2] 乔春雷.青春想象与自我认同——张悦然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4(02).
[3] 张慧瑜.当下青春剧的文化想象与蜕变[J].南方文坛,2013(05).
[4] 马倩娜.想象中生成的人生重构——《青春之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错纠葛[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5] 汤哲声.论现代通俗文学、商业电影的广告及其市场运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07).
[作者简介] 孙艳红(1970—),女,山东掖县人,硕士,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