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都市电影对当下青年文化的明晰表达

2016-05-06孙秋英

电影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成长

[摘要]都市社会是青年人话语表达的特定空间,而新都市电影在挖掘现代年轻人的身份及行动、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便捷的先决条件,而且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文化产品一直为都市青年人所青睐。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新都市电影作品将青年文化的特殊性融入普遍的社会背景之中的特点,探索当下青年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其发展规律,进而领会当代中国都市社会中青年文化是怎样通过新都市电影得以表达和诠释的。

[关键词]新都市电影;青年文化;成长

都市电影的创作绝不仅仅停留在现代都市社会照相式的直观影像呈现层面,影片中也隐含着其主创人员与众不同的文化感知与文艺思维。新都市电影的文化内涵越来越贴近时下的青年文化,个性张扬、民主自由、开放多元、活力激越等文化意蕴在作品中张扬得淋漓尽致。

一、“成长”的母题与长大成人的仪式

谈及“成长”的创作母题,堪称时期代表的便是姜文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以马小军和刘忆苦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恣意张扬地成长。他们肆无忌惮地挑衅生事,大闹大骂,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着躁动的青春血液,他们不甘心过稳定的生活,盼望着能在战场上驰骋称豪。于是他们终日无所事事,用幻想来安慰着不安分的青春。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青年一代的成长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虽然“阳光灿烂”,却难掩失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将那个动荡岁月中的青年文化真实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在画面的拍摄和制作上、人物的建立和塑造上,还是配乐的选择和处理上,都渗透出浓郁的时代感觉,将那段有关青春的岁月描摹得十分传神。

路学长的作品《长大成人》同样是以“成长”为母题创作的经典之作。这是一个与成长有关的故事,周青在唐山大地震后的废墟中捡到一本已经破损的小人书,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变了周青的青春,使得他在之后的青春岁月中踏上了追寻偶像的路程。在对偶像的崇拜之中,周青开始了成长。但是,真实世界与小人书的描写有显著不同,面对现实的冷酷,周青的偶像情愫如同一座倒塌的象牙塔,很快就遭到现实的摧毁。我们可以想象,当面对这样的强烈落差之时,周青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悲剧。周青之后的凄惨遭遇可以理解为成长过程中势必要交付的代价,是周青长大成人必将有的祭礼。但是,青春的印记也不全部是悲观和冷酷的,透过现实世界的淡漠,电影《长大成人》依旧将敬仰英雄的热血贯穿始终,关于青春的温热和念想始终未曾改变。在影片《长大成人》中,充满了创作者对青春时光的缅怀,周青的经历和思想,凝聚了一个时代青年文化的印象。

同是路学长执导的影片,《非常夏日》也同样以“成长”为母题展开创作,却比《长大成人》更加残忍地揭示了青春的残酷,将成长的阵痛镌刻在时光里。电影《非常夏日》在渲染了成长的冷酷的同时,又宣扬了人性善的一面,使得青春不必陷于绝望。男主角雷海洋在一个不寻常的夏天亲眼见到了一位少女被无情地蹂躏,雷海洋心中虽然充满了正义感,却因为当时的懦弱而什么都没做。事后,雷海洋一度陷入了自责之中,无法原谅自己。这时候,人性的多元化展露无遗。在此之后,雷海洋经历了被女朋友轻视并抛弃的痛苦,他的人生一度陷入低谷。最后,雷海洋再一次遭遇意外,当他再次和少女一起面对困境和危险之时,这时的雷海洋不再懦弱,他坚强地用手打开了紧锁的汽车后备箱,将血淋淋的手伸出去发出求救信号,最终,雷海洋和少女成功获救,歹徒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至此,雷海洋正式走过了成长的荆棘。当雷海洋满是鲜血的手伸出车外的时候,意味着他已经走向成熟的坚毅。电影《非常夏日》使得青春遭遇了人性复杂的拷问,也使得观众陷入更深层的思考。

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再一次围绕成长的母题展开创作,电影使用了怀旧风格的色调,再现了那段已成为往事的青春。电影《中国合伙人》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这30年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生巨变的30年,也是三位主人公从青葱岁月到梦想实现的整个青春。成东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个共同度过大学时光的好兄弟在毕业后没有选择庸庸碌碌的工作,而是坚信文化可以改变命运,三人孤注一掷地开英语培训之先河,建立了新梦想培训学校,实现了他们青春时代的梦想。电影《中国合伙人》为三位年轻人通往成功的路上安排了许多辛酸和挫折,又从三个合伙人不同的视觉角度和成长经历表达了他们对青春的切实感受。在《中国合伙人》中,有曾经美好又终究落幕的校园初恋,有历经误解和分歧但最终不抛弃不放弃的朋友,三个年轻人不畏艰险,共同面对失败的挫折,体现出中国青年的执著与坚守。年纪可以老去,但心永远保持年轻的斗志。

二、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情态与集体话语的表达

从20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都市电影日渐呈现出昂扬向上的青春之气。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开始回归主流,从制作到发行都日渐正统化,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不再单纯以青春期的叛逆和张扬为主要表现内容,而是将青春的艺术与理想和普通人的人生经历靠拢。青春都市影片更多地开始讨论求学、交友、恋爱和职场问题。例如,以职场打拼为主题的《杜拉拉升职记》、以恋爱为主题的《失恋33天》等,这些影片都富有青春的风采,表达了当今年轻人生活的常态。影片中涉及的话题都是每一个年轻人在成长路途上必然要经历的事情。虽然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成长之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个体的独特性一定要融入多数人的思维范畴和视角之内,才能收获认可与理解。正因为这样,新时代的都市电影将青年文化的特殊性融入普遍的社会背景之中,每一个不同的故事里都体现着当下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生存及生活问题。

青年一代是电影产品的主要受众,他们身上鲜明的青年文化与电影艺术有浑然天成的缘分。青年一代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在感受电影中所表达出来的切身相关的情愫,可以说,电影使得青年人的青春更加热烈。青春都市电影的创作者在进行影片创作的时候,只有将个体的特殊性与时代的普遍性进行结合,才能使得影片收获更多的共鸣。

电影《网络时代的爱情》以年轻人成长路途中的故事为主题,贴近青年人的普遍生活,表达了青年一代特殊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影片以毛毛和阿滨网络时代的爱情为主线,过程中有许多阴差阳错的波折,但剧情紧凑耐看,最后的结局也是在失望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富有现实主义价值。在青年观众眼中,电影《网络时代的爱情》是新时代情感的真实写照,透露出青年一代追随内心感受的自由向往。影片巧妙地将平凡人生中的感人时刻作为切入点,又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用便于大众理解的常态化角度进行诠释。同样的,电影《伴你高飞》以主人公朱波生活中的烦恼为主题,朱波面对的烦恼,例如暗恋心中的女孩、初入社会的迷惘与窘困,这些都是大时代环境下每个青年都要面对的成长问题。面对这些烦恼,影片并没有用镜头放大成长的失落,而是用一个小孩子——芒芒的视角来启发思索。芒芒是朱波在做家教时遇到的学生,他向往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朱波在安慰芒芒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朱波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芒芒,帮助芒芒找到了心灵的大自然。电影《伴你高飞》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青年的生活态度与真诚,在平凡中带给观众一种令人会心的感动。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时下的青春都市影片都将年轻人平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经过艺术拔高呈现在大银幕上,令观者很容易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在普遍的大环境中找到个体的特殊性,并将其打造成闪光点,这是青春主题的新都市电影常用的手法。虽然很多电影作品在使用这一艺术手法时会流于表面或者陷入大同小异的尴尬局面,创造性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是,这依然是一种推动新时代都市电影发展的有意义的尝试。

三、时尚与狂欢背后的青年文化姿态

不管在哪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中,“时尚”和“狂欢”都是描绘青年文化之时势必要体现出的姿态。作为都市电影的一种重要类别,“青春片”是“时尚”与“狂欢”渗透最多的一种题材。中国的第六代导演之中,有很多人都曾有创作“青春片”的经验。“青春片”大多都表现出激扬绚丽的画风,这使得这一题材的影片非常符合青年观众的喜好,这一点在“青春片”纳入了摇滚风格元素之后,发挥得淋漓尽致。“青春片”以其华丽灵动的美感使得年轻观众的审美诉求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

中国第六代导演在一定时期偏爱以边缘化和非主流为主色调的艺术片,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们的作品才开始参考商业片的模式,其创作内容慢慢并入主流影片的轨道。自此之后,代表着青年文化诉求的消费元素和商品符号开始频繁出现在都市青春片的镜头之中。这些符号元素以其独特的风格引领了青年一代追求的时尚,成为时代审美和消费文化的风向标。例如,娄烨的作品《苏州河》,画面中不止一次出现沃特伽酒,于电影的艺术性来说,它是一个道具,但是于商业性来说,它是一条植入式广告,同时也反映出青年一代崇尚时尚和个性的文化特性。电影《苏州河》中,美人鱼美美腿上的张扬刺青,炫酷的摩托车骑行,纸醉金迷的夜总会,这些都曾经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时尚印象。时尚总是有时效性的,今天我们再看《苏州河》,这些曾经的时尚已经被现在的年轻人所摒弃。而现在的都市青春片中的时尚符号则换成了世界豪车、婀娜的美女、奢侈品服饰、奢华的装修、富有个性的办公室等,现在的这些时尚等到了未来,一定也会被嘲笑为“老土”,一定也会被未来的年轻人所摒弃,但它们依然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依然引领着当下青年一代的审美观和消费观。

电影作为大众娱乐产品,在青年一代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部分,以情感交互和偶像崇拜的方式与青年人的审美诉求建立共识,成为青年人认可并推崇的文化消费品。新时代的电影人善于把握这一点,将时下青年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诉求用大银幕呈现出来,将“时尚”与“狂欢”发挥得淋漓尽致,使青年观众与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电影中宣扬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导向认同理解。

四、青春的自恋与“找寻”

人的成长就是一直在迷惑与追寻间循环往复,青春就是一场永不止步的“找寻”,在“找寻”的历程中,多数青年人都会表现出自恋的倾向,用自恋来确定自己,支持自己。中国第六代导演的这类作品之中,很多都表达了那个时期的青年人内心的迷惑与找寻。在他们的“找寻”历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自恋倾向,很多都运用了自传式书写的手法。例如,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曾经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对当时北京的迷茫,在马小军的思想里,北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强烈的变化让他一度无法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记忆。马小军的迷茫也是青年人在成长中遇到的迷茫,尤其是在时代快速的发展之下,身边的外力一直在发生变化,青年人很难找寻自我,确认自我。时代因素让第六代导演的青春片中一直在迷惑中寻觅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大约也正因为如此,这一代电影人经常用自传式书写的手法来回忆自己的过去,希望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答案。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新都市电影作品来探索当下青年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其发展规律,发现以青春为题材的都市电影都围绕“成长”的母题与长大成人的仪式进行创作,将青年文化的特殊性融入普遍的社会背景之中。每一个不同的故事里都体现着当下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生存及生活问题,将年轻人崇尚的“时尚”与“狂欢”发挥得淋漓尽致,使青年观众与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认同电影中宣扬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导向,清晰地描绘出时下的青年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1] 战迪.中国都市电影中的摇滚意象、青年文化心态及其现代性指涉[J].当代电影,2014(08).

[2] 陈旭光.近年喜剧电影的类型化与青年文化性[J].当代电影,2012(07).

[3] 杨璟.《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中的都市底层青年精神呈现的文化性反思[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

[4] 战迪.光影婆娑中的都市情感咏叹者张一白[J].当代电影,2015(08).

[5] 郑静.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J].电影评介,2007(05).

[作者简介] 孙秋英(198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成长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漂泊中的追梦人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