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06李树雷
李树雷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关键的行为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学科知识,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课题进行探究,通过课题引入、分组讨论和课后总结,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内容,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 数学教学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数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促使数学教育不断的进行探索改革。高中数学的教学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而研究性学习对促进高中数学新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被众多教育工作者广泛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开发创新型思维,有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关键的行为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形成永不言弃的科学研究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采用此教学策略有其必然性:一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现状,只有让自己具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学科知识,树立刻苦钻研的精神,在不断的研究学习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二是具有珍贵的教学价值。数学是一门需要深入理解思考的学科,教学的内容十分枯燥无趣,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导致高中数学的教学开展十分困难。而研究性学习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难题,从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价值。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性学习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将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带给高中数学教学,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应用
教师应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应当基于高中数学的课本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课题进行探究,可以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等比数列及等比数列求和的方式这一课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分析。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研究性课题的引入。在课程的开始,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便于适时的提出问题,选用学生熟悉的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如用中西消费观念的不同引入教学的课题,提出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需要如何计算每一期付款钱数。
第二步,要进行分组讨论。问题提出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对问题发表各自的想法,让学生学会识别问题,针对问题大胆的提出假设,努力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能够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小组成员可以先就分期购车付款的问题制定一个解决计划,比如说,确定提出的问题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那么分期付款的本金和利息分别是多少?如何计算?这样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还能够刺激学生的新想法、新思维的出现,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空间。
第三步,实施总结。制定研究计划后,按照步骤采取行动,通过一些研究方法去寻找、搜集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最终利用等比数列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算出分期购车的本金和利息。
2.2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意义
首先,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内容。任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应用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基本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应用实现了这一要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还让学生深刻领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其次,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实施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自然也会有一些收获,这些体验利于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练就不怕苦不怕累的研究态度,形成一股强劲的韧性。最后,发展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就可以了,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实际的观察、思考、假设,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进而能够明白怎样才能成功得到答案。
总结语: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一般教学策略所没有的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应用中,着眼于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形成较好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应当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帮助加快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从而能够推动高中数学的学科研究和发展,促进我国教育的大踏步前进。
参 考 文 献
[1]施爱梅.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7)
[2]张瑜.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01)
[3]赵生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