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理解

2016-05-06许龙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米价行省选段

许龙

【考点概述】

文言文比较阅读是近两年中考试题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其突出的特点是:阅读材料是由两则或两则以上有一定关联(如主题相同,或者课内和课外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材料组成的。这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考查方法。这种试题便于命题者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多变地设题,综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考生应重视这类题目,进行针对性复习。具体考查一般有以下角度:

一、求同。问法: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答题思路:解答“求同”类试题时,重在将两者做纵横双向比较,弄清两者为什么“同”,这是讲清原因;“同”在哪些方面?这是理清范围。

二、辨异。问法: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B段主要写的是 。答题思路:解答“辨异”类试题时,重在对两者进行辨别、分析,要通过深入分析、多方比较,以彻底弄清两者因何而“异”,“异”在何处。

三、既求同又辨异。问法:甲、乙两文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写法上加以分析。答题思路:解答“求同辨异”类题目的总体思路是,紧扣“求同”和“辨异”四个字做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探究。先要搞清楚题目的要求,是内容方面的“求同”或“辨异”,还是写法(表现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求同”或“辨异”。

【考题例析】

(2015·云南昆明卷)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 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卖。

1.解释下列黑体词语。

(1)杂然而前陈者 ( )

(2)宴酣之乐 ( )

(3)射者中,弈者胜 ( )

(4)饶去杭几二千里 ( )

解析:实词的解释注意辨析,看有没有出现特殊用法,此题中“去”是古今异义词,“陈”“酣”“弈”用的是本义。答案:(1)陈设,摆设。(2)酒喝到高兴时。(3)下棋。(4)距离。

2.选出下列黑体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行者休于树/苛政猛于虎也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

C.都中乃得免/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行省怒其专擅/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解析:A项前一个“于”解释为“在”,后一个解释为“比”;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之”为语气助词,可不译。“跪而拾之以归”的“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C项前一个“乃”译为“于是,才”,后一个“乃”译为“是”;D项两个“其”均为代词,译作“他”。答案:D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适当增删调换。对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要准确把握,“醒”是 “酒醒”,“述”解释为“记述”。此句同时也是一个判断句。答案: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4.请根据提示,找出选段甲中含有“乐”字的相应语句,填写在A处;在B、C处概括对应语句中“乐” 的含义。

解析:回答此题,只要能完整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答题紧扣文章内容即可。答案:A.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也。(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宾客之乐 C.太守自乐

5.选段甲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选段乙中王都中擅自降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解析:甲文中欧阳修爱民亲民,既能造福于民,又能与民同乐,因此深得滁州百姓爱戴,《醉翁亭记》一问世,滁州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这里边除了文章本身的文学艺术魅力,还在于那个勤政、亲民、爱民的“太守”给人民带来的一线曙光。乙文中王都中擅降米价,得罪上司。行省责备他越权行事,欲治其罪。群众提出:王总管减米价救灾民如果有罪,灾民愿卖掉妻儿替他赎罪,行省左右司都事也极力帮助,他才免受处分。两文都表现出了百姓对他们的拥护、爱戴。由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反衬出欧阳修和王都中的政绩极好。答案:百姓对欧阳修的举动是赞同、拥护,对王都中是爱戴。由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反衬出欧阳修和王都中的政绩极好。

【应对策略】

文言文比较阅读,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阅读。在解答时,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首先要灵活运用平时的知识积累。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比较阅读,文言实词、虚词和翻译句子(包含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等,都是必考的内容。要解答好这些问题,功夫在日常学习上,只要平时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灵活运用,准确理解了文言词的语境意义,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在考试中灵活自如快速作答,腾出较多的时间来思考较难的问题。

第二是要准确把握比较点。一般来说,文言文比较阅读有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积累层面比较,主要是根据语境判断一词多义或将句式相似的句子进行翻译比较。第二个层面是深度比较,包括内容、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异同的比较,对此要先弄清楚两段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然后结合考查的具体问题,再进行细致阅读,找出两文的比较点,最后依据提出的考查问题,快速做出解答。

第三是要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考生必须快速地破解出问题是属于内容方面的(如写景抒情、叙述故事情节、说明内容、阐述观点等)、写法方面的(如表达方式及作用等)、情感表达方面的(喜爱、赞美,或厌恶、批判等)还是语言特色方面的,这样才能快速进入到题境当中,不偏离方向。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注释]①会: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②冠:古时男子20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③命:教导。 ④夫子:丈夫。⑤妾妇:这里泛指妇女。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比喻“礼”。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⑨由:遵循大道走。

1.甲、乙两段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

2.甲、乙两段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

猜你喜欢

米价行省选段
知识拓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罗马帝国行省政府的免役士兵探析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巧降米价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水稻抗议”
西夏遗民也儿吉尼与元末广西行省的设置与维持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巡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