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狗的文化形象与意义
2016-05-06王先好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安徽芜湖241002
王先好(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论狗的文化形象与意义
王先好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与动物相关词语,这些词语在每个国家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文化形象与意义,“狗”及“狗”族词语便是其中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狗”在英语文化中的形象与意义基本是褒扬为主,在汉语世界中以贬毁为主。本文从探究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狗”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狗”族语言着手,以实例证明英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实际是负面的,“狗”族语言中褒扬色彩的词汇远没有贬毁的多;在汉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也并非全是负面的,神话传说中“狗”的形象实际是正面的,现实“狗”族语言中不乏有褒扬色彩的词汇。
狗;形象;意义
1.狗的文化形象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大约从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定居生活开始,狗便与人类为伴了。[1]35作为自然界一种常见的动物,狗的优点很多:它勇敢,忠诚,机警,聪明;狗会导盲,会牧羊,会捕猎,会看家护院;狗还通人性,善解人意,讨人喜欢。但同时由于狗生活中确实比任何其它动物喜欢在人类面前摇头摆尾,巴结人,取悦人,谁给它吃的,谁豢养它,它便亲近谁,认谁做主人而不论这个人是好是坏,所以人类对狗也做出不屑一顾的姿态。另外狗毕竟是人从狗的祖先狼那驯服而来的,凶残狠毒,在人的眼中狗还是代表人类所害怕的野兽形象。这样综合起来对狗是又爱,又恨,又怕。总之,狗的外形、种类、动作、习性等特点决定了狗在文化中的形象与意义,既有对狗的褒扬,也有对狗的诋毁。
1.1 狗在英语文化中的形象
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动物研究的文献,发现对英语中“dog”的文化形象与内涵基本上正面褒扬的,如认为在西方文化社会里狗是温顺的、值得信赖的动物形象,人们对它抱有喜爱、爱怜的感情。[2]117但殊不知,其实狗的形象在早期的英语神话传说中基本上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
北欧神话体系中,十二位主神之一的战神Tyr(提儿),巨人希米儿之子,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祭祀仪式上就是给恶狗给咬死的。希腊神话中掌管幽灵和魔法的黑暗女神Hecate(赫卡忒)身边总是伴着一群恶狗来巡夜(wander the night),并用它们来攻击她看到的任何旅人。还有希腊神话中的冥府守神Cerberus(舍贝鲁斯)就是一只长着三个头的大狗,口滴毒涎,性情残暴,嗜血成性,看护着通往地狱的大门。
公元350年的古希腊,伟大的Aristotle(亚里士多徳)曾经描写过三种狗,其中一种跑得飞快,专供达官贵人用来狩猎;这些“走狗”在狩猎场替骑在马上的贵族门追野兔,撵小鹿。三百年后的罗马人已经知道训练狗来上战场,让它们来撕咬敌人了。据说英王詹姆斯一世特别钟爱狗;他儿子查里二世(King Charles II)也继承了父亲的爱好,相当的迷恋狗。为能与其爱犬相伴左右,他不仅将其爱犬豢养在寝宫里,每天例行带到公园散步,甚至还颁布一道法令,允许他们自由进出国会。每日在开宫廷会议的时候,还不停得逗狗,搞得大臣们怨声载道。当时的海军大臣Sameul Pepys曾摇头叹息说:“我所看到的是一位只知成天把玩膝上犬,不专事朝政的国王。”[3]可见自古不仅红颜祸政,爱狗也误政。
当然狗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文化世界生活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也有好的形象,在希腊神话中医药神Asclepius(阿斯克勒庇俄斯)和商旅之神Hermes(赫尔墨斯)身边也有狗伴在左右。可见狗的性质还是要看主人的品质,正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黒。”
1.2 狗在汉语文化中的形象
据李建先生的研究发现,狗是氏族起源时期重要的图腾物种之一,一些少数民族中存在着狗图腾崇拜现象,流传着很多以犬为祖的图腾神话传说。[1]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中也有许多有关犬戎国、犬封国、狗民国、狗国及狗的灵怪奇异记载。时至今日,在瑶、畲、傣、苗、土家、彝、黎等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大量的犬祖神话传说。广为人知的就有瑶族的《盘王的传说》、畲族的《祭祖》、苗族的《神母狗父》。
3)计算指标权重。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文拟将信息熵法(客观权重确定法)和AHP法(主观权重确定法)结合起来[17],通过建立熵组合权重模型来确定指标权重Wi。建立熵组合模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除了犬祖图腾神话外,在各民族中还流传着“人狗换寿”、“狗取谷种”、“忠诚救主”等歌颂狗对于人类功德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这些义犬传说和故事中,狗的形象是善良美好的,有情有义,忠诚忠义、机智勇敢、尽职尽责等,因此汉语语言体系中也有一部分与狗有关的词语表示的是褒扬意义,如“子不限母丑、狗不嫌家贫”等均来自这些神话传说故事。
虽然人类远古有着对狗的图腾崇拜和狗有着一些优秀品质,但在中国文化中,狗的主导形象仍然是卑贱的,其意义基本上是贬义的,如像“狗腿子”、“走狗”、“狐朋狗友”之类谩骂的词语很多。下文我们将具体看看有哪些有关狗的常见褒贬词语及意义。
2.“狗”族语言
语言是透视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一面镜子,人和狗密切的关系必然造成有大量关于狗的形象相关的语言。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语言中的“狗”也都是有褒有毁的。
2.1 “狗”族贬毁语
这类表达在英语中到处可见,大多形容DOG是厚颜无耻的,存心不良的,地位下贱的,文化中狗的坏形象全在语言中:
汉语中狗的坏形象更不必说,有狗仗人势(bullying others because of the master’s power and position)、狗血喷头(to be scolded in a very humiliating fashion)、狗屁不通(nonsense)、狗占马槽(a dog in manger)、狗腿子(henchman)、狗奴才(dog-like lackey),狗咬狗(dog—eat—dog)、狗咬吕洞宾(mistake a good man for a bad one)、狗头军事(inept adviser),狐朋狗友(a gang of scoundrels),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a sow’s ear),挂羊头卖狗肉(cry wine and sell vinegar),等等。
2.2 “狗”族褒扬语
人类的语言中自然也有对狗的忠实和勤劳等进行褒扬的,但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数量却远没有贬毁的多。
A dog in doublet勇士,坚强的人
Let the dog see the rabbit.让我来看一看
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高兴得不得了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Work as a dog干活努力
Every dog has its dog小人物也有出头之日
汉语中也有狗不嫌家贫(a dog doesn’t desert a poor master),犬马之劳(serve like a dog and a horse)。狗来富,猫来贵(Wealth and honor comes with dogs and cats)等词语。“狗有湿草之义,马有垂缰之恩”等一系列有关“狗”的典故演化而来的词语谚语便是道出了狗的忠诚品德与义气。狗马心:旧时对尊长表示赤诚报效的谦辞。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戏称别人的生日。[4]20-21在一些农村地区,人们更是给小孩子起小名为“狗儿”,“狗蛋”,夸奖小孩健康机灵,可以说“这小孩长得狗头狗脑的”,这些词语语言无不显示出人们对狗的喜爱与褒奖。
3.结语
传统定向的观点认为,狗(dog)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与意义以褒扬为主,在汉语世界中以贬诋为主。但从本文的研究发现,狗的形象与意义在西方文化世界中也不一定全都是“完狗”,在历史上也有负面的形象与意义,也有对其的贬毁色彩。在汉语世界中,狗的形象与意义也非全是负面的,也有不少正面的形象与意义,也有对狗的褒扬色彩,中国人把狗作为十二生肖,看来对狗还是喜爱有加的。语言有共时性也有历时性的特点,其成因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固定不变的范式,我们要对“狗”族语言要有新的认识,对“狗”族语言的文化原因要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1]李建.民间神话传说与崇狗意识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04,(3):35.
[2]陈萍.英汉语言中狗的文化内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8):117.
[3]爱狗网.历史名人与狗[DB/OL].http://bbs.aigou.com/bbs/post/view/ 631_58680593_0__1_0.html.
[4]李蕾.“Dog”和“狗”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8: 20-21.
G112
A
2095-7327(2016)-04-0165-02
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5mooc207)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先好(1980—),男,安徽无为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