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
2016-05-06何玉梅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何玉梅(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
何玉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对1018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政府、高校都要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自己也要进行自我调节。
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调查
0.前言
就业压力在是人在经历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对这诸多就业压力源综合性评价,心理所形成的不舒适感,也就是说,个体在面临择业就业的情境下,诸多内外变量和个体主观因素之间在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状表现出个体在这种情形下所以产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刘春雷,2008)。近年来,安徽省高校毕业生每年以5-10%的幅度递增,截止2014年8月31日,高校毕业生31.33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万人,其增幅是6.64%。高校毕业生总数居高不下,用人单位招聘名额却十分有限。在“最难就业季”、“毕业即失业”等概念的轮番轰炸下,大多毕业生在就业季中难免焦虑不安、患得患失。甚至这种焦虑心理已经对低年级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政府等相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并针对其就业面临的压力以及相关情形,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与解决对策,深化就业工作机制内涵建设,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进而能够全面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减少择业就业时形成的巨大压力。可见,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对于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参考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地域、院校类型、专业等的差异,选取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10所院校的1100名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1018份。从个人、家庭、社会、学校、专业、性别等维度考察就业压力源,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获取就业压力源的相关信息,分析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差异,揭示安徽省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和特征,并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1.2 方法
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学者陈宇红所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为核心,从专业视角进行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值,本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被试在问卷上得分越低,提示其感受到的就业压力就越小。
1.3 统计处理
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时,对数据信息统计与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专业性的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
2.结果
2.1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概况
表1 安徽省大学生被试就业压力状况(n=1018)
2.2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差异分析
2.2.1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表2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性别差异分析(S)
2.2.2 各被试对象间变量主效应检验过程中其就业压力差异分析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被试对象间变量主要以学校类型、家庭经济条进行分析,最终对主效应进行综合性的检验与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各被试对象间变量的主效应
由表3可知,是否干部和是否党员这两个变量对职业素质评价压力有显著影响;年级、性别对求职竞争压力有显著影响;性别这个变量对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和是否学生干部对就业心理预期压力产生显著影响;来自农村还是城镇和家庭经济状况这两个变量对缺少求职帮助压力有显著影响;学校类型对专业供求矛盾压力产生显著影响。
3.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
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的现状分析: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大学生总体就业压力的均数接近于理论中数,有效的体现出,当前我省大学生就业正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与激烈性的市场竞争。安徽省人口数量较为庞大,虽然说这几年经济发展得较快,但与发达城市比较,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也会较大。
求职竞争压力得分最高表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生供给规模远远超过就业市场吸纳能力,进而使得大学生面临着竞争激励、就业形势严峻的局势。并且,我省经济欠发达,每年提供给我省大学生的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低于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在专业供求矛盾压力源维度上,重点本科院校的压力显著高于地方高职院校。这可能是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转变快,基本上能够有效的与社会需求相协调,进一步全面有效的增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力度与合作方案,注重培养大学生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满足地方需求,在专业供求矛盾上的压力小于一些重点本科院校。在就业心理预期、职业素质评价、自我认识与定位等压力源维度上,得分低于中数,这可能与政府和高校在就业政策和就业观念上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多元化就业思路,与此同时,各个高校针对大学所面临的就业情形,开设了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教师给予面临就业的学生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当前这种激烈性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改变大学生不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进一步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切合实际的择业就业观念。
3.2 建议
3.2.1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推进政策扶持
从各级政府的视角进行全面的分析,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与策略,将专业性的部署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效的规划到当地就业整体计划中,将此项任务放置于就业工作的核心,对其进行综合型的计划与安排。对大学就业生的户籍、人事等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与改进,有效减少大学生在就业时所在遭遇的一系列的阻碍。落实到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将就业岗位针对具体的发展形势进行增加,合理有效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企业招收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政策合理有效的落实。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针对具体的情形,科学有效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与服务,进而有效的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便利性的就业条件。省教育厅要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政策推进等活动,组织各级各类创业培训,举办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加大创业扶持资金发放力度。
3.2.2 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在具体方面落实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关键性任务进行着重处理。针对具体的就业形势,为其创建科学完善的就业体系。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校需要创建专业信息预警制度,该制度能够深入化的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每个行业的人才需求与整体变化进行全面有效的展现,进而针对具体情形对招生规模进行有效的调整。另外,各大高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高校在具体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人才、技术方面的优越性,为大学生就业择业创建一套职业兴趣、能力倾向以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性的测评体系,针对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面临的具体问题,给予其专业性的建议与指导。在招生之前,高校需要对人才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予以准确把握,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将重理论知识转变为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实践化,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另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建立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基础数据库,采取实名制的服务方式,为高校就业生提供一对一、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通过岗位推荐、职业培训、心理疏导、跟踪指导,发放困难补贴等方式,促进“双困”毕业生就业。建立实名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了解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意愿和需求,落实相关责任人,持续发送用人信息,做好就业服务。
3.2.3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增强自信心,在起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全面有效的提升自身在就业方面的综合性能力。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有效的与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要具备勇于创业的自主性精神,利用自身专业性的知识技能、较强的工作能力、自主性的学习精神,通过专业化的指导,与当前社会经济、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相结合,选择自主创业的方式,有效的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构建美好的蓝图。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积极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而有效地增强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对于当前时代发展中的就业信息及时有效掌握,在不断地锻炼中要增强自身就业技能,抓住每一次宝贵的就业机遇。
4.总结
从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有效的将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进行降低,全面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的落实,在实际操作中是一项复杂性、难度较大的工作任务,需
要各级政府、高校、社会相关方面全面配合,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相关部门需有效的发挥其本质性的作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服务指导与就业机会。
[1]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2009,8(3):31-35.
[2]张家寰.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结构与调整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6,22 (23).
[3]戴斌荣,周健颖,金爽.千名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
G647
A
2095-7327(2016)-04-0120-02
本文系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适应及其关系研究》(编号为AHSK11-12D354)的研究成果。
何玉梅(1980.8—),女,安徽庐江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