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者学习动力问题研究

2016-05-06崔彩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习动机动机

崔彩英

(解放军理工大学外研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者学习动力问题研究

崔彩英

(解放军理工大学外研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本文分析了当下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提炼学习动机要素融入课程设计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见解。

网络课程教学;学习动机要素;课程设计

前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进修网络课程的学生学习动机普遍较弱。复选问卷调研显示,进修网络课程动机依次为:①获得毕业文凭67%①课业硬性任务61%③当前专业学习需要38%④提升自身能力35%⑤对网络课程内容感兴趣19%⑥对在线学习方式感兴趣6%。几乎大半的学生网络课程学习动机为课业、专业、能力需要,学习的外在动机占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令人堪忧,学子们缺乏学习网络课程本身的内在动机,就难以内化构建知识系统。这提醒教育工作者,应网络课程设计中注重研究激活内在学习动机要素的方略。

一、研究概述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当下高校课程体系中网络课程设计开发逐渐趋于由功能性硬件环境搭建,转向为能体现新教育理念的学习软件环境建设。网络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以自学为主。

构建主要理论认为,只有学习者在动机、行为、元认知处于积极状态时,学习自主才能实现。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主动、独立学习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学习主体相互关联的环境互动事件。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分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若自身内部条件不同,则所需外部条件也产生相应变化。教学活动即通过教育者安排学习者的外部条件,促使其进行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外部情境,才能激活、支撑与维持学习者的内化过程。

结合以上两点教育理论,笔者在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效果中20%甚至30%的差异都是由学习动机决定的,学习动机是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首要内部条件。而网络课程设计又是学生学习的首要外部环境条件。因此课程设计要结合学习动机要素来进行,这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二、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撰文前浏览了全国几十所高校主页与教育论坛,其中有很多相关的“在线解答”、“网络课堂”、“学习论坛”等网络板块。通过调研发现,很多高校集中优势师资制作编写了大量的网络课程与课件。但分析相关网络课程内容(含精品课),基本是书本搬家,主要分两类:一是“经验化”:注重知识量的灌输,将课程大量的知识点通过提炼由设计教学主线串联起来,但究其形式只是书本教学的网络化映射,忽略了学习环境,没有将网络课程自身特色体现出来。二是“本位化”部分设计中,虽考虑了自学环境条件,坚持了内容多媒体化,内容串联也较新颖,但在课程组织设计中忽视了学生体验感受,或起点过高、或内容枯燥,缺乏激发与维持学习动力的构思。

“经验化”、“本位化”也存在部分高校项目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或是网络教育激活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或是探讨激发保持学习动机宏观原则。这样实质上设计内容单薄,并没有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去针对性设计。使网络优势难以发挥。客观来看,当下很多网络课程部分地注重了学习者自助学习规律,设计构思与研究大部分停留于宏观层面,而缺乏深入、微观的具体教学环节层面设计。为使得网络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是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素,并将要素的效能在学习过程中维持下去。

三、网络课程设计整合动机要素的思路

当下教育领域,无论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实践,教学设计都很重视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这种教育理念自然是正确的,但长期以来激发、引导、维护学习动机仅流于使用新多媒体教学方式刺激兴趣、正面语言鼓励、把握认知冲突互换求知欲、引导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通过阶段性成功激发学习动力等等。但是这些直接从某个学习动机理论推导出来的教学设计是离散、局部的,难以和其他方面的教学设计有机整合。

在动机要素整合网络课程研究中,笔者综合各方面教育学、心理学、ARC动机模型提炼了构成学习动机的要素如下:

专注—学生注意力专注学习活动的程度。兴趣—学生对有兴趣的课程内容能乐意投入。关联—学生所学内容与自身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有所联系。满意—学生对知识收获感到满意。自治—学生在学习过程享有选择参与权,这需教师悉心引导。职责—学生在学习中的义务与责任。认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渴望获与他人接触、交往,得他人关心、尊重。代偿—学生在在线学习中能接受的个人付出程度,如精力、体力、时间等。结果-明确的学习收获。期望—学生对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可能性的预计。

根据网络课程中动机要素提炼,可知其是整个学习活动中对环境、系统、知识传递的一种需求。故笔者将以动机要素为依据进行方略设计以提升网络课程学习动力。图例如下:

网络课程设计架构图

如图所示:网络课程主要作用于在线学习阶段,学习活动设计是其核心内容。在网络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通教育平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并通过教师设计课程内容把握学习进程,使学习活动按照既定路线平稳推进,最终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纵向层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层面都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交互的,且学生身心状态、个体能力、自控程度差异较大,在线学习过程中易产生厌倦懈怠情绪。那么通过网络课程设计,把握好学习动机要素的集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则成为了关键点。

四、网络课程设计整合动机要素的方略:

1、学习目标整合动机要素。学习目标是行为导向,也是行为动力。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前置条件,也是评价依据。只有学生发自内心接受目标,并投入到目标的制定与评价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目标设计应包括课程、单元、知识点。课程目标应标注在网络课程首页,使学生对学习任务一目了然。单元目标应以标注在单元课程内容之前,使学生了解当前学习处于哪个阶段。知识点目标则应以附注形式,标注在课程内容的知识节点当中,细向阐明目标层次,如:分析、综合、评价或知道、领会、运用。

学习目标设计:

专注+关联:课程每章之前,可列举一些该章知识关联生活的应用实例,样有助于学生感觉到当前内容与未来实用的关联,了解学习目标的远期、近期意义,也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

自治+认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引导他们将不同层级、阶段的知识细化后制定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为自身确立的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1、研究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2、课程学习目标。3、个人学习发展目标。为使学习目标更个性化、细致化、层次化,可将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阶段目标,这样检验性、操作性更强。

职责+结果:传统学习环境条件下,学习目标是通过文字描述的、抽象的概念。而在网络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使用成功学习案例(如上一届毕业生)的学习作品、研究成果、评价总结等,作为激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学习目标可视化的教学方略,不仅使得学习目标具有传承性、竞赛性更可使目标制定过程轻松、亲切、生动,更能激发出学生追求更高学习目标与个性发展的积极性。

期望:学习者从内心真正接受学习目标,目标作用才会体现。

附注:学习目标动机要素的描述 (自治/学习者、期望/学习者在应用环境下的目标导向、关联—自信—结果/所学知识将运用的环境、期望/学习者应用环境下可用工具)

2、学习内容整合动机要素。学习内容构成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网络课程相较传统教师而言,学习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较为单薄,因其自身具有远程性、间接性,故缺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实地组织监督的现场效果。所以网络课程一定不能照搬课堂教学素材内容,应在设计方略中充分进行呈现形式与传递方式的构思,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习内容在结构设计中应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源于个体内在需要、内部唤醒状态。由于人产生欲求时,心理出现紧张不安情绪,进而转化为内在驱动力,然后就会发生目标导向行动探求心理,并在追寻到目标之后开始满足内需的行动。行动完成后内需由于满足而削弱,行动结束后,紧张心理平复,不久又将产生新需求,引发下个行动。不同个体学习惯、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内容设计应最大限度满足学习群体的需求,在内容结构上能兼顾不个体差异,使之实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核心设计如下:

①学习内容组织设计

关联:课程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应能引出广义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

在线教学时,应注重专业知识系统性与解决学生专业难题、生活问题的实际性保持平衡,并应具可拓展的张力。此外网络课程应结合知识结构系统性设计情境教学与实例问题,并应兼顾情境与问题内容能与本章节的知识点尽量链接、重叠、交叉。

兴趣:设计课题教学互动时,设题应分三种(结构不良待纠正解题、开放性解题、真实环境情境解题)

满意: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计互动环节,可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理、判断、预测、评估能力。

期望:网络课程设计中设置的问题实例,应贴切学生实际量体裁衣。

②学习内容传递设计

自治:网络课程课件应提供便捷菜单,使学生更易于操作、易于反复自主进修、易于调控学习步调。

专注:设计网络课件时,应注意以下细化要求:一是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二是内容结构梳理要简介明了,切勿流于功能繁多、眼花缭乱、三是响应速度快、交互性强。四是符合学生心理、避免单调变化性强。五是课程内容语言描述贴近学生语言习惯。五是内容传递与学生生活经验贴近,避免高谈学术不接地气。六是注意课件显示的版面中图像、图表、数据、动画等媒体要合理布置,便于阅读理解。七是较长的基础知识占据课件数页版面时,可使用小标题超链接的方式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展示。

认同:课程设计使用阶段性小步推进,使学生相对易于获得成就感,看到到自身进步。

关联:专业内容中学生不熟悉的关联概念或定义应以关系模型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以易于理解。

满意:课程设计以点击菜单方式来展现知识结构,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选择内容的自习渠道。

代偿:课程内容设计中应具备一定导航、帮助功能,使学生方便了解如何进入所需内容版面。

3、学习环境整合动机要素。学习环境设计中,应以整合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为主体架构,其目的在于实现学习目标有机整合。教师在环境设计中也应结合考虑人际知识因素的影响。

①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设计

自治+关联:课程设计中的教学工具与资源应兼顾针对性、启发性,切实于在线教学内容相关,以免降低学生自学程度与参与兴趣。

代偿:资源、工具设计要点:一是资源获取难度要低。二是无用信息存在比例要少。三是资源组织结构要科学合理,以便于学生迅速定位需求的课程资源。四是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涵盖广泛。五是不同资学校源应对应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阐述问题,兼具深度广度。六是学习工具易用性、实用性强。兴趣+职责:在设计课程资源展示中,应注明出处以保护版权。此外也可便于学生对相关资源深入了解与研究。

②人际支持设计(主要面向教师)

认同+满意+自治:教师线上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协作学习,学习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应能实施浏览、评价各自的留言文本。课题线上讨论时应由教师制定讨论规则,营造良好研究性学习组织的氛围,鼓励尝试与创新、尊重不同意见。教师确保大部分时间内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教育平台联系得上,开课之初明确公布答疑与见面指导的时间。答疑中细征求学生意见、认真回复学生问题,鼓励学生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并给出适度指导学生如何在众多解答方式里开放性地找出最佳答案。

期望:教师应在课程开设之初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收获有所期待。满意:在线授课中应尽量以通讯或实时解答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与建议,充分利用网络环境。

4、学习活动整合动机要素。学习活动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规定线上教学活动中师生操作的总会。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活动的动力源自人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学生认知机能的进步、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归于这种作用的影响。故学习活动设计对网络课程来说非常重要,其主要形式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教师规定学习任务、成果形式、互动内容、互动策略来把握学生思维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推动心理机能发展。

学习活动设计:

专注:学习活动目标在设计中应目标明确,活动内容设计具有新意以激发学生好奇心。

满意+自治:活动内容设计应满足学生兴趣、理想、爱好等自身关注的焦点,并应给予学生自主寻找协作伙伴的权力。

代偿:活动操作设计为可引导启发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比较、整合等知识加工的内容。

认同:活动设计不应包含歧视学生民族、宗教、文化的内容。

关联:活动内容设计与学生兴趣、理想、爱好等自身关注焦点相联系。

5、学习评价整合动机要素。网络课程设计中,制订评价体系时应淡化精细化、定量化的倾向,而加入对情感、态度以及一些无法量化评价但又对学生发现影响较大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评价设计:

满意:教师设计评价体系时应利用规则将评价标准明确化,不得根据自身预期标准而应以学习成绩进步情况评价学生。还要避免社会性比较地评价学生自身与成绩,评价时应以正面鼓励为主。

自治:教师在评价体系中应给予学生评价规则、监管过程的权利。

认同:允许学生获得表扬的方式多元化,允许成果评价多元化,如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

职责:利用评价标准规定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与责任。

结语

笔者将动机理论提炼出要素融入网络课程设计,尚属日常教学实践初步研究。从客观讲,人类动机具有复杂多样,未来网络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探索远不止于此。本文权作抛砖引玉,供广大同仁探讨。

[1]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1.

[2](美)约翰.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1.

The Study of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

CUI Caiying
Foreign Language Study Center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00)

It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online course design and provides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integrating refined learning motivation elements with the curriculum design.

Online course teaching;learning motivation elements;curriculum design

G642.4

A

2095-7327(2016)-03-0167-04

崔彩英(1979-),女,江苏沛县人,解放军理工大学外研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林军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