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棉业在担忧什么?
2016-05-06滕启跃
滕启跃
如何打开棉花产业局面,与会代表做了诸多方面展望,诸如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投入、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互联网+、金融体制改革等。然而展望究竟结果如何有待时间验证,参会代表对2016年度棉业发展的担忧却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更加引人思考。
“行业面临的严峻环境没有太大改观,棉花产业转型压力巨大。”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在日前举办的棉业发展年会上对2016年中国棉业的整体态势做了以上论断。
如何打开棉花产业局面,与会代表做了诸多方面展望,诸如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投入、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互联网+”、金融体制改革等。然而展望究竟结果如何有待时间验证,参会代表对2016年度棉业发展的担忧却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更加引人思考。
忧虑一:价格持续下跌,库存消化慢
数据显示,2015年度棉花价格,一直在下跌,从13000多元每吨,到3月份的12000元左右每吨,目前国内棉价还在持续下跌。截止到3月17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1902元/吨,同比下跌11.2%。同期郑州棉花期货近期合约收于10775元/吨,同比下跌17.8%。
棉花价格持续走低,不可避免地对棉花加工企业造成伤害。据中纤局数据显示,至3月17日,2015年度全国公证检验加工企业数量1099家,同比减少452家,减幅将近一半。
而一个令人忧虑的消息是,2016年度,棉花价格可能会进一步走低。
“目前国家储备棉库存超过了1100万吨。2015年度,国家开始轮出储备棉,从2015年7月10日到8月31日实施13200元、14200元的国定价格,计划轮出100万吨,累计成交6.34万吨,成交率3.42%,并不特别理想。2016年度,随着国储棉轮出力度的加大,市场上棉价走低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副局长王建红说。
忧虑二:优质棉依旧短缺,棉花质量有待提高
棉花市场供应过剩,库存居高不下,与棉纺企业优质棉缺口长期难以满足,这一中国棉花产业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今年依旧困扰着中国棉业。相比往年,中国棉花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甚至更胜。
有企业对比了疆棉质量和需求之间的差异:纺织企业更多的需要长度28毫米以上的棉花,这个比例占到市场的88%,而我国棉花只能满足需求量的一半。马克隆值B2等级占市场需求率的92%,国内棉只能供给54%,而C2马克隆值棉花只需要2%,产出却是37%。其他比如颜色、断裂比强度也是如此。
对于我国棉花质量,尤其是疆棉质量下降,一些从事棉纺织行业多年的老企业家非常唏嘘:上世纪90年代新疆棉花就是中国棉花的标杆,但现在和内地的棉花差异不太大,很多重要指标也就领先内地一两个百分点。
可喜的是,随着收储政策结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包括兵团已经开始思考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从育种、种植到加工各个环节大力提升疆棉质量。这些政策已经初见成效,2015年度,由于加工中采取好的质量管理办法,质量比往年增长了7%。
忧虑三:棉贱伤农,棉产量下行压力大
谷贱伤农,由于棉花价格持续走低,这个问题在棉花种植领域也逐渐凸显。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的预测,2016年全国棉农植棉意向减少11.6%,黄河流域下降19%,长江流域下降14.3%。据国家统计局系统预测,2016年度的面积减幅将达到10%左右。
“照去年的棉花价格走势,如果不考虑补贴,这些棉农都是亏损的,即使获得补贴,尤其是内地,相对于前几年的收益基本上是负数,各地棉农的种棉积极性也是下降的。”王建红说。
王建红介绍,2015年度的全国棉花面积和产量是双双减少,全国的棉花面积是5698.6万亩,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产量561万吨,其中新疆350万吨,同比亦有较大减少。
不少用棉企业担心,虽然棉花产量减少短期内未对用棉市场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我国棉花产量持续走低似乎已成为一个趋势,到底会减产到什么程度谁也预测不到,将来是否会无棉可用,恐怕已经不是杞人忧天了。
忧虑四:国储棉轮出,流通企业略感惶恐
国储棉轮出,自有其国家宏观层面的意义,然而什么样的时机轮出,以何种方式轮出,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与会不少棉花流通领域的企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可以预测的是储备棉轮出对市场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我们流通企业。我认为对纺织企业是比较有利的,对流通企业尤其是现在如果有库存的话,就面临着棉价下行的压力,面临着亏损。”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万翔说。
他介绍,目前我国棉花流通市场经营环境比较严峻,当下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怎么生存,避免不要受到重创,不要遭受大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加快销售库存。
“如果库存销售不了那么快,那么就加大套保力度,进口棉在国际市场上套保,国产棉在郑州期货套保,来防范价格下行的风险。”王万翔说。
不过相对于有些企业的担忧,也有些企业认为国储棉的轮出是一个机遇。有企业认为,过去收储时期,国家是“大庄家”,高价买低价卖,流通企业基本上没有生存的空间,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萎缩。
“我们作为流通企业互通有无,现在开始储备投放其实对流通企业是一个机会。至于存在的市场风险,我们流通企业它的功能就是提供服务、承担风险,这本身就是应有之义。”有参会代表说。
不过无论对储备棉轮出抱着怎样的态度,与会企业对一件事还是有着比较一致的共识,那就是储备棉轮出一定要尽快有一个常态化的机制。
企业一致认为:储备常态化的轮出机制如果制定,未来应该比这个年度要好,因为企业能够提前做预期,虽然盈利空间不一定大,但是至少能做到心里有底。
同时,不少棉纺企业提出,希望储备棉轮出过程中再加一道公检程序。“我们以往的抛储当中发现一些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作为纺织来讲,希望能再加一个公检,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非常艰难,但是作为希望,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提出来。”与会企业说。
最后,在本次会议上,中国棉花信息网围绕企业怎么去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对与会企业做了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
第一,企业经营棉花的比重是否有变化?认为变化不大的占31%,比重增加的占20%,认为比重减少的占48%。
第二,2015年度经营情况跟上年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认为好于上年的占比19%,持平的占比24%,认为比上一个年度要差占57%。
第三,对未来一年的企业经营环境和盈利能力,对未来比较乐观的是29%,认为和2015年差不多的占比40%,认为不如上年的占比30%。
虽然棉企对未来市场形势预期不高,但王建红认为:“棉纺织行业,现在投资是增加的。这是非常好的信息,投资人是感知市场动向最敏锐的群体之一,不会对前景不好的行业去加大投资,投资增加说明他们对这个行业整体还是看好的。棉纺织行业如果向好发展,整个棉花市场也会逐步好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