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问百答

2016-05-05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笔福贵贴近生活

uestion

刘政廷 问:

写作文开头时,感觉自己在扯大道理,想从贴近生活的方面来写,又怕不够震撼。

盒饭君 答:

Answer

(青年作家)

什么样子的开头有震撼,无非是一种讨好阅卷老师的投机心理在作怪,要震撼就要走心。贴近生活不一定震撼,但不贴近生活绝对不会震撼。余华的《活着》中年迈的福贵面对亲人相继离世,他把最后的钱用来买了一头老牛。他给老牛也起名福贵,对老牛说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所有这些名字都是他家人的名字。简简单单的自言自语,就道出了福贵的心酸与孤独。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结尾处,主人公熊顿的追思会上,她录了一段视频和大家告别。那短短的一分钟,没有背景音乐,只是她碎碎念的独白,说自己被记住的是三十岁的样子,警示“爱与被爱,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简简单单却触动人心。行文的震撼与否不是玩弄文字的技巧,而是选择触动人心的细节来表达情绪,这才是抓住人心的根本。

珂珂 答:

Answer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栏目主编)

阅卷老师最讨厌大道理,他们活了那么多年,你一讲就知道你在说假话。可是贴近生活的感悟则不同,越有个性就越震撼。比如,写自己喜欢的老师,有的人一开始就以红烛、春蚕作比,看了就叫人喜欢不起来。有位同学同样是写自己对老师的喜爱,她是如何开篇的呢——“‘到底去哪儿了?再找不到你,我就得改名:谢花儿了,花儿谢了!我徘徊在六楼办公室门前的天台上,不知所措。就在几分钟前我的人生蹦极了……”幽默的语言写出了自己课间找不到老师的失落,体现出她对老师的喜爱。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更惹人爱呢?

uestion

陈婧悦 问:

一次有机会听《创》主编讲座,我发现他在讲作文的时候,选的作文范例都是贴近生活的,它们的文采并不出众,但考试看好的是文笔。我想问,是新颖重要还是文笔重要?

崔微微 答:

Answer

(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一篇文章文采好,不在于文字有多么华美,最重要的是它能通过语言令人赏心悦目,甚至产生情感的共鸣。举个简单的例子,刘亮程有篇文章叫《寒风吹彻》。他说,他有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以前他们兄弟几个常常去看望姑妈,临别前姑妈总是叮嘱:“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可是很多年过去了,直到姑妈死掉了,也没等到天热起来。我想,这个片段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语言多华丽,文笔多好,而是因为这些看似平凡的事例足够打动人心。

每每回忆起这篇文章,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文中那些让我喜欢的句子:“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这些语言看起来如此质朴,你甚至找不到一个稍微华丽的辞藻,可是你能说它不美吗?不仅美,而且意味深长。所以,所谓的文采其实便是语言修炼的境界,不在于词语本身,而在于你能否于千千万万个平常的词语中,洗尽铅华,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欧阳伟 答:

Answer

(广东省东莞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有文采固然能让文章增色不少,但在我们正常的阅卷中,文章的好坏并不一定只看文采。可能因为阅卷时改卷频率快,所以我们会觉得文采好会给老师好的印象。其实作为一篇考场作文,首要的是内容的选择,写什么内容才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其次是内容的充实与否,这是考查作文的重要环节;最后才是文从字顺和是否有新意。从这点来讲,新颖和文笔同样重要。新颖是从立意角度来谈,文笔是从语言角度来论,这些都能对文章起到提升的作用。如果把写作比做建房子,那么内容是它的地基,新颖是它的格局,文笔是它的外饰。因此,一篇文章如果内容上贴近生活,紧扣题意,在文字上,它的文采或许并不出众,但只要做到文从字顺,我们都认为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猜你喜欢

文笔福贵贴近生活
“可惜我文笔平平”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论余华《活着》中的“活着”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