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兰奇“平衡运动”强体魄
2016-05-05李胜强
李胜强
“动则不衰”是中医传统的健身、养生观点。《黄帝内经》中说,“形劳而不倦”。《吕氏春秋》也以流水和户枢为例,阐释了运动对养生、健康的重要意义,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大道相通。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也是运动养生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他在89岁高龄时,还经常进行跳绳、做健身操等体育运动,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1920年,萨马兰奇出生在素有“体育摇篮城市”之称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此与体育运动终身结缘,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他对体育运动的坚持和热爱始终不变。
年轻时,酷爱体育运动的萨马兰奇成为西班牙一名优秀冰球运动员。退役后,他成为西班牙冰球队的教练,并率队在1951年夺得世界冠军。同时,冰球运动也使他爱上了滑雪,他把这项运动坚持了一生,不断在风驰电掣的滑雪运动中挑战自身体能和技巧的极限。
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行政事务剧增,精力消耗对这位60多岁的老人来说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他对体育运动的坚持,繁杂沉重的工作并没有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体育界人士都知道,进入暮年的萨马兰奇随身携带有“健身三宝”:跳绳、哑铃和橡皮条。不管是出国访问,还是会议间隙,他都会拿出这三件宝贝:先跳绳,然后用橡皮条进行臂力锻炼,再接着做哑铃操。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都会坚持运动45分钟,从不间断。
正是由于这每天45分钟的坚持运动,萨翁的身体非但没有被纷繁复杂的工作累垮,相反,这位被公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形象大使”的老人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候,总是那么精神矍铄、健康活跃。
反观当今社会,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宅文化”大行其道,不少人都把“宅”当成一种时髦、一种时尚,平时宁愿躲在屋里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也不愿意去参与户外运动,不愿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健康。有人想运动,可总是找各种理由把运动健身停留在口头上,于是造就了很多身体孱弱、精神萎靡的亚健康一族。
如何摆脱亚健康?萨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想要拥有强健的身体,坚持运动是不二法门。只要下定决心,所谓“运动没时间、没地方、没器材”等问题都不存在。因为提倡运动并不是要大家按照专业运动员的标准进行极限训练,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随地进行适时、适量、适度、愉悦的“平衡运动”。
像萨翁一样,跳绳、橡皮条等随手可及的物品,都能成为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健身器材,散步、室内操都可成为有效的健身方式。工作之余,舒展一下筋骨,既能舒缓工作疲劳,又可以保健养生。
因此,只要大家遵循了“平衡运动”的原则,像萨马兰奇那样,根据自身状况和特点,把握好运动的量和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体育运动就会回报大家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