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

2016-05-05霍凯

速读·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家长老师

霍凯

摘 要:“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高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关键词:高中学生;厌学情况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高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高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调查方法

(一)对象:石嘴山一中高二学生共1078人,共19个班

(二)时间:2015年9月

(三)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习的心理,进而在学习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再愿意学习的现象。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高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1.学习压力过重;(约50.7%)

2.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习,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习的学科就想学习,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习,就不学。学习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3.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习。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还有如下原因:

1.学生感觉学习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习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习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习的好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其中,引发学生厌学的不良家庭教育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读书无用论”观

有一部分家长,不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硬道理,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我与部分厌学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一些家长就说“你看谁家的孩子没读多少书却当了大老板挣大钱”、“某些大学生毕业两年了找不到好工作,现在还是啃老族”,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这样父母的"教育"下,我们又怎能奢望孩子能够聚精会神去学习、一心一意谋成绩呢?

(二)“老师万能”观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学识或工作太忙等其他原因,没有能力、时间、精力教育孩子,因此,将孩子的教育重任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厌学问题时,家长也在积极地想办法试图解决问题,但往往是空洞的要求多、说教多,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少。当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时,家长便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客观地说,教师在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上当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学生厌学心理根深蒂固、成因复杂,单纯指望着老师,这也是不现实的。在我们学校,为转化厌学学生,教师呕心沥血与学生多次交流、谈心、说教,但最终收效甚微。

二、家长不和,家庭学习环境恶劣

父母经常吵吵闹闹乃至大打出手、双亲离异、家庭变故…,在这种"家庭教育"熏陶下的孩子往往心理异常,容易出现逃学、厌学的行为。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持续、稳定、全面地作用于孩子身上,从而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数案例证明,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对情感需求强烈。为寻求情感补偿,这类孩子更易于滥交朋友(甚至早恋)、沉迷网络而无心顾及功课。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习差-厌学-学习更差-更加厌学。

综上所述,孩子厌学,有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家长的家教素养。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一出大戏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孩子是在前台表演的演员,而家长则是这出大戏的导演。从享誉世界的卡尔.威特、爱因斯坦到中国最年轻的10岁大学生张炘炀以及国内各大学“少年班”的学子们,翻开他们成长的扉页,他们的父母无不担当着优秀导演的角色!我真诚地希望所以的家长都能成为优秀的导演,孩子出了问题不要紧,只要我们及时反省自己并能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来我们的孩子一定都会发展很好,一定都会非常出色的。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家长老师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家长错了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