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都匀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相关实例研究*
2016-05-05张惠敏
张惠敏
(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业局,凯里 556000)
贵州省都匀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相关实例研究*
张惠敏
(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业局,凯里556000)
摘要:都匀市森林资源丰富,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各地区初步形成了包括林茶、林禽、林畜、林苗、林菜、林粮、林药、林菌为主的8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以螺蛳壳保护区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墨冲镇形成的林下花卉种植以及林下养殖业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其发展过程、典型特征以及取得的成效。都匀市各地区探索出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都匀市;林下经济模式;成效分析
*贵州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奖励计划(黔教合KY字[2015]508);凯里学院博士专项课题(BS201409)
1 研究地概述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偏东,与丹寨、麻江、三都、独山、平塘、贵定等县交界,全市总面积为2 274 km2,林业用地面积210.18万亩(14万hm2),森林覆盖率54.12%。其中,用材林面积57万亩(3.8万hm2),经济林面积20万亩(1.33万hm2),茶叶林6万亩(0.4万hm2),林业产值达8.3亿[1]。都匀市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便利,发展林下经济优势明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确定了林农对于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对林木的所有权,不仅增加了其有形资产,还带动了林农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相关产品的采集加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多种产业,是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新模式[2]。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绿色通道造林等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匀市的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林下经济发展潜力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在黔南州、都匀市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广大林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探索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2 都匀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都匀市发展林下经济6年来,主要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农民自发,形成了以林茶、林禽、林畜、林苗、林菜、林粮、林药、林菌为主的8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图1),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为5.38万亩,年纯收益达1.11亿元。一般来说在幼林期,由于林内阳光充裕,通常以林茶、林粮、林菜等套种模式为主;随着林木的生长日渐茂盛,林下草类生长较旺,则重点进行林禽和林畜的套养。
图1 不同林下经济模式产业经营面积比重
2.1林茶模式
适当的乔木树种可减少林木下方的强光直射,并产生较多漫射光。茶树是灌木型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在林下仅需50%的漫射光就能使茶叶正常生长。都匀市优势树种为马尾松、杉木、柳杉等深根系乔木树种,树冠高大,与茶树可形成土壤空间与地表空间的互补性。林下茶叶种植与乔木树种相辅相成,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3],林农对茶树进行施肥、松土、浇水和治虫的同时也促进了林木生长。目前,全市林茶经营面积为2.88万亩,占林下经济总面积的53.8%,年利润达7 688万元,每亩年利润约在2 669.00元。
2.2林禽模式
林禽经营模式是在林下采用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禽类,一方面能够提供给家禽以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植物等,对杂草、害虫起到抑制作用;此外家禽还能提供给林木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4-5]。都匀市的林禽模式主要是发展土鸡养殖,目前的林禽经营面积为0.66万亩,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12.3%,年利润1 364万元,每亩年利润约为2 067.00元。该模式主要集中在王司镇和墨冲镇地区。
2.3林畜模式
主要是在林间种植牧草并养殖肉用牛、奶牛、肉兔、肉用羊等畜类。一些如速生杨等林木的叶子,种植的牧草及树下可食用的杂草都可用来饲养牛、羊、兔等。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又能为林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林木的生长。都匀市的林畜产业主要以墨冲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了以项目户、牧草种植大户、畜禽养殖大户为重点,以“合作社”为载体服务地方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林畜经营面积为0.79万亩,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14.8%,年利润达1 292.9万元,每亩年利润约在1 637.00元。其中,墨冲镇林畜模式养殖的猪、羊、牛等牲畜总存栏数达5万头,年出栏牲畜2万头。
2.4林苗模式
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等,实现林苗间作、合理栽植、立体经营、综合利用的整体效应。该模式主要集中在都匀市南部31 km的平浪镇,该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1%,耕地高达2.73万亩,有着7 000多亩荒山以及40 km2的林场,具有发展林苗产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市林苗经营面积为0.7万亩,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13.1%,年利润391万元,每亩年利润约为559.00元。
2.5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的光照条件和蔬菜的喜光性以及两者在生长季节上的差异,选择适合的蔬菜品种,并将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6]。都匀现有城市人口48万人,每年需要蔬菜供给2.7万t,但目前市内仅有蔬菜基地2 000多亩,每年仅有0.9~1.0万t的供给量,大部分蔬菜需靠外运[7]。林菜模式在都匀市的发展潜力巨大,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模式。秋冬季在林下可种植瓜类、芥菜(榨菜、儿菜)等,春夏季在林下套种棉花或高产南瓜、冬瓜等作物。目前,都匀市林菜(含瓜果)的经营面积为0.22万亩,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4.1%,年利润262.74万元,每亩年利润约为1 194.00元。
2.6林粮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幼龄速生林,树木矮小时则遮光少,对农作物的影响小。利用行间、株间空隙土地,与农作物在同样土地上进行经营,种植棉花、小麦、绿豆、大豆等粮食作物,不仅能提高对土地、空间、温度、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还可减轻水土流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林粮模式主要集中在位于都匀市西南方向的凯口镇,距都匀市区48 km,全镇面积170.7 km2,辖4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2万亩,其中农田为0.99万亩。目前,全市林粮经营面积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仅为0.03万亩,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0.6%,年利润也较低,为14.4万元,每亩年利润约在480.00元。
2.7其他模式
都匀市各地区在林间空地上还发展了林药模式和林菌模式等,种植了较为耐荫的白芍、板蓝根、桔梗等药材,以及双孢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目前,全市林药、林菌等经营面积总量虽然只有0.07万亩,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1.3%,但年产值却达到了127.00万元,每亩年利润约为1 814.00元。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都匀市近年来通过不断提升和打造都匀毛尖品牌,带动了林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都匀毛尖的品牌、种植和推广方面,相关部门都下了很大功夫,无论是茶叶种植面积还是利润产值相比其他模式产业优势明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今人们对家禽的需求量较大,林禽模式以其高利润率的优势成为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林粮模式的利润率在其他几种模式中最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建议行间套种花生、黄豆、辣椒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矮秆作物,达到以耕代抚、改善林地通风透气环境、增强土地肥力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亩产效益,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油茶提前1~2年进入产果期,提高挂果率,实现油茶、粮食双丰收。
图2 不同林下经济模式经济效益
3 发展典型案例介绍
3.1螺蛳壳保护区林茶示范基地
近年来,螺蛳壳保护区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经济,尤其是林下种植都匀毛尖茶树。全区共有林地面积1.5万亩,生态环境优良,土壤富含有机质,是本地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之一。螺蛳壳是“都匀毛尖”茶叶的核心产区,茶园辐射方圆几十里,截止2013年底,已发展林下种植面积达3 500亩,种植茶叶一项产值就高达2 068.00余万元。螺蛳壳保护区已形成6个规模较大的种植区,其中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的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的龙头专业合作社有6家。成立于2008年5月的河头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茶园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是由同类茶叶生产经营者、原料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由于参与主体众多,能够较大范围地带动周边农户,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价优势[8]。该合作社现有农户146户,共225人,拥有茶园面积2 200亩,年产“明黔”牌精品茶2 500 kg,产值高达500.00万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3.2墨冲镇林下花卉种植和畜牧产业
3.2.1林下种植花卉
利用林间空地种植喜阴的花卉品种,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节约了耕地,还改良了林地土壤质量。墨冲镇新坪村二组林农于2010年开始发展林下花卉种植,面积为470亩,平均每年纯收益在30万元左右。墨冲镇还与地方专业技术部门合作,加大了对花卉种植技术的引进和栽植,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特征的林下花卉培育技术。
3.2.2林下养殖
近年来,墨冲镇把林下养殖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规模化、基地化为重点,大力推广适合本地情况的生态养殖技术。另外还建立了“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在林业、畜牧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林下养殖技术,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经过几年的经营,当地涌现出一批引领林下养猪潮流的专业户,养殖大户带动了更多的农户经营致富。据统计,该镇林下养猪占地面积约为1 200亩,每年创造经济效益约181万元[9]。
4 结论与讨论
4.1我国各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各异,都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条件的林下经济特色发展模式,有的已形成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各有利弊,关键是要遵循适宜、适度、合理的原则,做到良性发展[10]。都匀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茶、林禽、林畜、林菜、林苗、林粮、林药和林菌,长期的实践证明,这些探索既适合都匀市,也符合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州情和林情。
4.2随着林下经济在都匀的快速发展,林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单位面积林地的产出率,既拓宽了林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又增加了林农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林农对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在维护生态安全、增强林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上意义重大。另外,林下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财政从林业经济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从而可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行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也有效带动了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开拓一条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龙云.浅析贵州山区县域城市化发展——以都匀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7):206-207.
[2]乔永平,聂影,曾华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4-6.
[3]董宛麟,张立祯,于洋,等.农林间作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8):1-8.
[4]郑开基,陈国瑞,杨楠,等.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武平县为例[J].林业勘察设计,2014(2):51-54.
[5]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6]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等.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3):21-24.
[7]胡静云.都匀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上海蔬菜,2011(4):4-7.
[8]彭斌.集体林改背景下的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9]刘新波.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J].林业科技情报,2007,39(2):18-19.
[10]陈科灶.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发展[J].林产工业,2010,37(6):50-53.
(责任编辑:潘启英)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nomy and Study of Relevant Case in Duyun City,Guizhou Province
ZHANGHuimin
(Forestry Bureau of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Guizhou,Kaili 556000)
Abstract Duyun city is rich in forest resources and strives to develop under-forest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ry property right system.There have been eight major kinds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each area,which are forest tea,forest poultry,forest livestock,forest seedlings,forest vegetables,forest crop,forest medicine and forest mushroom.This paper takes the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LuoShiKe reserve and the under-forest flower planting and breeding industry in Mochong town for example,and mainly introduces their development experience,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Each area in Duyun city have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and achieved good economic benefits,ec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Forestryeconomypatterns; Profits; Results
收稿日期:2015-11-23
作者简介:第1张惠敏(1987-),女,硕士。
文章编号:1001-9499(2016)02-0054-04
中图分类号:S7-9,F 307.2
文献标识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