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东北茶藨子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2016-05-05刘跃杰王梓贞滑福建李国强

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刘跃杰 王梓贞 滑福建 李国强

(1.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伊春 153106;2.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野生东北茶藨子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刘跃杰1王梓贞2滑福建1李国强1

(1.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伊春153106;2.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针对基质类型、生根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对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土=2∶1作为扦插基质,250×10(-6)mg/mL浓度的ABT生根粉,速蘸10 s,其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66.7%。此外,东北茶藨子分株繁殖效果较好,秋季分株成活率达93.5%。

关键词:野生东北茶藨子;无性繁殖;分株繁殖

*黑龙江省财政厅自拟科技项目(ZNKT1404)

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虎耳草科,别名山樱桃、灯笼果。落叶灌木,株高1~3 m,总状花序2.5~6 cm,花可达40朵以上;浆果近球形,红色,味酸甜可食;种子多数,圆形;花期在4~6月份,果期在7~8月份。东北茶藨子是近几年新兴的第三代水果,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种子中富含r-亚麻酸,是加工果汁、果酱、果酒的优质原料,具有极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和显著的改善生态价值。1994年5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首次将东北茶藨子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

我国地处的东南亚区是茶藨子属的现代分布中心[2],世界上东北茶藨子的主要产地在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张广才岭及老爷岭山地[3],但由于对茶藨子的研究、利用和开发认识不足,导致该物种正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本文以东北茶藨子扦插繁殖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为东北茶藨子的繁殖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扦插基质: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扦插基质,分别是沙∶土=2∶1(简称多沙)、沙∶土=1∶1(简称混)、纯河沙(简称沙)。

穗条来源:穗条采自带岭局秀水林场内的东北茶藨子栽培园,该栽培园于2010年通过移栽本地东方红林场内的野生植株而建,现栽培园内植株均达到4年以上并已结实。

扦插穗条:2014年7月初,于阴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采穗,采穗地点位于带岭秀水林场内。将已基本停止生长的1年生半木质化东北茶藨子枝条剪下,用塑料薄膜包好运回制穗。枝条粗度一般在0.3~0.6 cm,剪截成10~12 cm长、带2~3个芽的插条,上端平口,下端45°斜口,每个插条保留1/3或1/2叶片。插条用清水洗脱处理后放入有水的容器内备用。

生根调节剂:分别为生根粉ABT、双吉尔-GGR 和3-吲哚丁酸(IBA);其浓度配比分别为250× 10-6、500×10-6、1 000×10-6mg/mL三种溶液。

1.2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在距带岭4 km的落叶松种子园塑料大棚内进行,配置有间歇式自动全光喷雾设备。扦插前对扦插基质用高锰酸钾浸泡,然后用清水充分淋洗。

1.2.1试验组合与扦插方法

按照试验设计,插条于生根调节剂中速蘸10 s后拿出,垂直插入基质中,密度以穗片相接但不重叠为宜,株行距为5 cm×5 cm,深度3~4 cm。插入基质后要随手按实,待所有穗条插完后要立即进行喷雾,使插穗与基质充分接触,避免枝条失水。试验每处理30根插穗,3个重复,按照顺序排列依次扦插。

1.2.2扦插后的水分管理

扦插后的管理是嫩枝生根的重要技术环节,需视天气情况做好水分和温度的调控。在生根之前(插穗的前期),要依靠相对频繁的间歇喷雾,湿度控制在85%以上,温度在34℃以下。插穗生根后,约35天左右,湿度要逐渐降低,喷雾时间相对延长,之后开门通风进入炼苗阶段并于10月初起苗,调查生根数(表1)。从扦插床起出的生根小苗假植后,待入冬时放入储苗窖,用沙土埋根保存,以备翌年春季移栽至田间。

表1 东北茶藨子正交试验设计及调查结果

2 结果分析

2.1直观分析

由表1可知,1号试验效果最好,生根率为66.7%。R值主次排列顺序:C>B>A,说明生根调节剂浓度对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生根影响最大,生根调节剂种类次之,扦插基质的影响最小。

据扦插生根率分析:扦插基质A1比A2生根率要高出30.8%,比A3基质高出20.7%;生根调节剂种类B1较B2高出36.5%,较B3高出14.8%;生根调节剂浓度C1的生根率大于浓度C3 83.3%,大于浓度C2 36.8%。从生根率来看:A1>A3>A2,B1>B3>B2,C1>C2>C3,最佳组合是A1B1C1,与表中的1号试验组合相吻合。

2.2方差分析

采用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2)显示,扦插基质种类A间的F=10.918,P=0.084>0.05;生根调节剂种类B间的F=13.045,P=0.071>0.05;生根调节剂浓度C间的F=49.790,P=0.020<0.05。由此得出,在这3个影响因素中,扦插基质种类和生根调节剂种类对生根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生根调节剂浓度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表2 东北茶藨子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2.3扦插苗移栽

移栽是扦插育苗的关键环节。本试验将10月份挖出的扦插苗于地窖埋沙保存,翌年5月初进行苗床移栽。栽植沟深20 cm,根系稍做修剪露出新茬,直立放入栽植沟中,株行距10 cm×20 cm,培土按实;生长季正常管理,秋季调查生长量,结果(表3)显示,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苗移栽成活率为63%。从3种基质的扦插苗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论苗木的根长还是移栽当年的高、径生长量,均为多沙(即沙∶土=2∶1)基质的效果较好。

表3 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苗移栽调查

2.4东北茶藨子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花木繁殖的简易方法之一,由于具有完整的根、茎、叶,故具有成活率高、成苗快等特点。考虑到东北茶藨子的萌蘖能力较强,本试验对其分株繁殖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是研究该植物在春秋两季不同时间分株对其成活率的影响(表4)。

试验的母株位于带岭试验局秀水林场内,这些母株的树龄均在5年以上,萌蘖能力较强,平均每丛的1年生萌条达10根以上。为了保证成活率,每丛分得5~6株,对高度低于35 cm、直径小于0.4 cm的萌条予以舍弃,这样也可更便于分株时的操作。

表4 分株季节对东北茶藨子分株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4看出,秋季分株在成活率、生长量等方面均略好于春季;此外,在其生长过程中看出,分株苗长势较好,苗壮,有的苗木当年即可开花。

3 小 结

3.1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中,选择适宜的生根调节剂处理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且低浓度250× 10-6mg/mL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生产育苗中应选择低浓度生根剂,这也有利于成本的节约。另外,从试验结果可知,高浓度对扦插生根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可在浓度250×10-6mg/mL上下各设置一个浓度,如200×10-6mg/mL和300×10-6mg/mL,做进一步试验,找出最佳的处理浓度。

3.2三种生根调节剂种类对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的影响无很大差异,但是GGR影响较小,以后可不做考虑;生产中考虑到成本,应优先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生根调节剂。而扦插基质对东北茶藨子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不大,其中沙∶土=2∶1为比较有利于生根的扦插基质。

3.3试验结果显示,A1B1C1组合效果最佳,即选用沙∶土=2∶1作为扦插基质,250×10-6mg/mL浓度的ABT生根粉,速蘸10 s,其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66.7%。

3.4在东北茶藨子分株繁殖中,秋季分株,翌年春季移栽,其成活率可达93.5%,并且苗壮、长势良好,有3株当年即开花。

参考文献

[1]董世林.植物资源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2]中国新生代植物编写组中国新生代植物化石中国植物化石第三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周以良.黑龙江树木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潘启英)

Study on Propagation of Wild Ribes mandshuricum Clones

LIUYuejie
(Dailing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Yichun 153106)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sexual reproduction of wild Ribes mandshuricum,the softwood cuttings by L9(34)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the types of substrate,rooting hormone and rooting hormone concentration on the wild Ribes mandshuricum softwood cutt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soil =2∶1 as cuttage,250PPM concentrations of ABT rooting powder,dipped 10s,the best rooting,the rooting rate was 66.7%.In addition,Ribes mandshuricum ramets propagation effect,autumn ramet survival rate reached 93.5%.

Key words Wild Ribes mandshuricum; Asexualreproduction; Divisionpropagation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简介:第1刘跃杰(1984-),男,营林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

文章编号:1001-9499(2016)02-0013-03

中图分类号:S722.3+5,S66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