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2016-05-05胡美华杨凤丽俞朝姚军华
胡美华 杨凤丽 俞朝 姚军华
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胡美华杨凤丽俞朝姚军华
导读:浙江省茭白主产区示范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取得成功,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茭鳖共生模式不但有利于解决种、养殖业争地矛盾,提高茭白和鳖的品质,且可实现节肥减药,有效防止甲鱼高密度饲养带来的水质污染,增效明显。
德清茭鳖共生
桐庐山地茭白养鳖
胡美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310020,电话:0571-86757915,
E-mail:178470657@qq.com
杨凤丽,德清县农业局
俞朝,嵊州市农业局
姚军华,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在浙江省余姚、嵊州、德清、桐庐等茭白主产区较大面积示范茭白田套养甲鱼(中华鳖)高效模式,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茭白—甲鱼(中华鳖)共生模式既保证了茭白的安全,有效控制了福寿螺为害,减少了农药使用,又能提高茭白和中华鳖品质,实现高产出;既保证了水产的发展,解决了种、养殖业争地矛盾,还从源头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茭白田养殖的中华鳖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高,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茭鳖共生模式对防止甲鱼高密度饲养带来的水质污染效果明显,对于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治水促转型,着力打造“生态甲鱼、品质茭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该模式在余姚、象山、鄞州、嵊州、德清、桐庐等地推广应用。类似的模式还有藕塘、茭白田套养鱼类、泥鳅等,藕(茭)鱼(泥鳅)共生模式。
1 模式特点与原理
双季茭、单季茭田均可套养中华鳖。一般春栽茭白3月底4月初移栽,年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产值8 000元。鳖苗一般在5月放养,每667 m2茭白田套养中华鳖35只左右,10月底11月上旬开始迁捕,667 m2产量17 kg左右,产值约5 000元。
茭田—甲鱼模式充分利用了动、植物间的互补效应,利用茭白田套养甲鱼,有利于茭白充分吸收甲鱼的排泄物,同时甲鱼的活动可促使泥水溶氧含量充足,利用茭白新根发育和提前分蘖,提高茭白的品质。甲鱼、茭白搭档,还可有效防治福寿螺,减轻福寿螺的为害与降低农药防治成本。养鱼肥田、种菜(茭白)吸肥,加上杀虫灯的使用,实现了药肥减量的目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种良性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 注意事项
茭白田放养鱼类、鳅鳝、龟鳖类和中华绒螯蟹等,宜在春季定植的茭白田进行,夏秋季定植的双季茭,因秋茭田季节短,不适宜放养。需要加宽、加高、加固田埂,并在田埂上设置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修建排水口及防逃设施;需要进行茭白田消毒处理,一般在放养前7~14天用生石灰、茶籽饼或漂白粉进行消毒。茭白田养殖动物时,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尽量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农药措施,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喷雾。
3 经济效益
德清阿华茭白专业合作社有5.33 hm2茭白套养甲鱼模式核心示范基地,其中2.67 hm2单季茭667 m2产茭白1 000 kg,产值4 100元;667 m2产甲鱼95 kg,产值15 200元,合计667 m2产值19 300元,效益10 900元,667 m2增效7 200元。2.67 hm2双季茭田667 m2产量3 500 kg,产值8 700元;667 m2产甲鱼105 kg,产值16 800元,合计667 m2产值25 500元,效益14 400元,667 m2增效7 6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宁波市象山县晓塘乡茭白种植基地推行茭鳖种养模式,即在茭白种植原始生态环境里套养以福寿螺为饲料的中华鳖,实现茭白—中华鳖—福寿螺农业生态循环,既保持中华鳖的质量接近于原生态,又提高茭白产量和质量,还能消灭对生态环境和农作物有很大破坏力的福寿螺,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该基地667 m2茭白平均消化福寿螺15 kg以上,667 m2野生甲鱼年产值达1.5万元。
4 主要技术措施
4.1茭田改造
1月上中旬茭田四周按养鳖要求设置防盗、防逃设施,防盗网(铁丝网)高度1.8 m,防逃网高度0.6 m。田内开挖“田”字形沟,以便甲鱼活动与越冬。以6 667 m2茭田为1个甲鱼塘,每塘边沟宽1.2 m,深0.8 m,中间沟宽3 m、深0.8 m,沟面积占田面积的10%。根据种养需要,应在边沟四角各筑1个用竹片和木板混合做的饲料台,田中央筑一平台,供甲鱼晒背用。1月下旬用石灰粉对茭白田块进行消毒(用量5 kg/667 m2)。
4.2茭白种植
①施基肥种植前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667 m2(鸡粪),确保肥源。
②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虫力强、适宜在耕层深厚的水田种植的良种。单季茭白选用金茭2号,双季茭白选用浙茭2号。
③定植金茭2号于4月中旬定植,浙茭2号于6月下旬定植,定植密度均为750~800株/667 m2,行距1.2 m,株距60 m。
4.3甲鱼投放
①品种选择单、双季茭田均为中华鳖。
②投放时间、规格和密度单季茭田5月初投放甲鱼苗,规格约350 g/只,双季茭田7月上旬投放甲鱼,规格约250 g/只,投放密度均为150只/667 m2。放养时最好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甲鱼种苗下田前用5%的盐水浸泡消毒。因甲鱼苗在温室培育,下田后应有一个适应期,故刚投放的甲鱼不能马上喂食,应相隔7天左右。
4.4田间管理
①茭白生产管理茭白套养甲鱼田块在生产过程中不施任何复合肥,茭白以吸收甲鱼的排泄物来满足自身所需养分。水分管理单季茭是移栽后浅水勤灌促分蘖,然后灌水逐渐加深,高温及孕茭期灌深水,套养田块灌水可适当加深,但任何时候灌水深度不超过茭白眼。双季茭的秋茭在定植前放养浮萍,降低水温,定植后深水护苗,活棵后放水搁田,以后保持水层,并干湿交替(干时水深约1 cm),直至孕茭,孕茭至采收期保持深水层(25~30 cm)。夏茭在出苗后灌薄皮水,提高光照增温效果。压墩后不断水,孕茭后(4月下旬)保持水层并逐步加深到25~30 cm,保证茭白洁白和良好的商品性。
②甲鱼日常管理a.科学投料。在饲养过程中,每天定时定点投放饲料,饲料以螺蛳和小杂鱼为主,日投放量约占甲鱼质量的5%,夏季旺长季节投食量适当增加。甲鱼刚投放时,每塘(6 667 m2)10:00投放4 kg小杂鱼,投放频率为1次/天,随着甲鱼的生长,投放量增至8 kg/塘,投放频率为5次/天,投放时间为5:00和17:00,同时7~15天投放1次螺蛳,投放量为200 kg/塘。
b.水质、水温调节。水质、水温对甲鱼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注意观察水质并及时换水,注意控制水位,调节水温,不能用上块田的水灌下块田。特别是7~8月高温时期,对茭田的水质、水温要更加关注,一般7天左右换水循环1次,可放养浮萍降温。
4.5茭白采收
单季茭白8月底工人梳理茭白黄叶,9月底10月初采收,中旬采收结束,茭白采收时间短而集中,同时用工量也减少。双季茭白10月梳理茭白黄叶,10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秋茭,12月初采收结束。
4.6甲鱼捕捞
单季茭田中甲鱼于当年12月至翌年3月分批捕捞上市,双季茭田中甲鱼于翌年8~12月分批捕捞上市。
4.7茭白病虫防治
茭田套养甲鱼,甲鱼的活动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其粪便又能作为优质有机肥,增加茭白植株本身的抗性,同时株行距较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对于发生较多的二化螟、长绿飞虱等虫害,可采用杀虫灯诱杀,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必要时采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500倍液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并严格控制用量及安全间隔期;防治长绿飞虱可选用扑虱灵、吡虫啉等,锈病可用烯唑醇等药剂,孕茭期慎用,切忌雨前喷药。
参考文献
[1]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等.我国茭白新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长江蔬菜,2012(16):6-11.
[2]陈建明,张珏锋,周杨,等.我国茭白高效种养和轮作套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江蔬菜,2013(18):127-130.
收稿日期:2015-07-20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三农六方”农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