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正解
2016-05-05
家庭医学 2016年4期
网站读者诗萌留言说:春姑娘来了,又到了“发困”的季节,这很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啊!求“春困”正解!
答诗萌读者:
春天来临,很多人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冬天,为了能够抵御严寒,人身表面的末梢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以减少散热,使得内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充足,人感到精神饱满。入春后气温回升,但人体末梢血管一时还未调节适应过来,因而会出现“春困”现象。同时,春天人体代谢增强,耗氧增多,脑组织供氧相对减少,也会使人困倦。
解除“春困”可以从以下几种生活习惯上进行调节。一是早睡早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清晨起床后精神格外饱满,减少白天的困倦现象。二是适度刺激。当您在工作中或者在学习中出现困倦时,不妨起来活动几分钟,做做体操或听听音乐,也可以到室外看看风景,或用冷水擦擦脸,这样会使大脑中枢系统迅速进入兴奋状态,使困倦得以消除。三是积极锻炼。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也会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锻炼过程中,由于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功能增强,大脑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供应,这样会使人体很快适应春季气候,消除“春困”。四是饮食调节。春季人体代谢增强,饮食中要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肉(特别是鸡、鱼)、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满足身体的需要。饮食要容易消化,可适当喝点绿茶、咖啡,吃点巧克力,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消除“春困”。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学博士 夏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