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护理对宫颈炎疾病防治的影响

2016-05-04郑春苗张玉贞袁淑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

郑春苗?张玉贞?袁淑燕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宫颈炎的疾病防治中结合健康教育护理的影响。方法 134例宫颈炎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 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66

宫颈炎是临床中妇科常见的疾病, 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 多发生于分娩、宫颈手术、流产损伤后, 临床中一般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伴有灼热感等, 该病急性期内起病较急, 病情变化快, 若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能会引起病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1]。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外, 护理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也应引起临床重视。现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34例宫颈炎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67例结合健康教育,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34例宫颈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妇女,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67例。对照组年龄29~47岁, 平均年龄(40.2±3.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 中学27例, 大学及以上20例。研究组年龄28~48岁, 平均年龄(40.7±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 中学26例, 大学及以上20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对患者进行给药, 告知患者用药的剂量、方法、时间等, 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沟通, 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 鼓励患者, 帮助其树立信心, 沟通过程中应注意倾听, 并给与适时的回应, 并表示感同身受, 接受患者提出的合理意见并改进。②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可通过讲座及分发手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教育, 讲座过程中注意避免专业词汇的应用, 尽量使患者听懂, 应用多媒体课件加深患者的认知, 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机理、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依从性, 增加知识竞答环节, 推动学习的氛围, 鼓励患者提出疑惑, 并予以解决。③生活指导:告知患者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严禁性生活, 禁止盆浴, 防止感染, 尽量选择透气性较强的底裤, 清洗后应进行阳光的暴晒消毒, 注意养成良好的坐姿, 合理饮食。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情况。根据生活质量评定标准(QOL)[2]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共36项, 包括肢体能力、心理状态、身体疼痛、人际关系等。得分范围0~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愈好。采用焦虑自评表(SAS)[3]评价心理状态:含20个项目, 为5个判断标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宫颈炎是由葡萄球菌、厌氧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引起的妇科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 患者常出现阴部的灼热感、瘙痒、分泌物增多, 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 如何有效的对疾病进行预防及控制成为目前临床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护理概念较为笼统, 护理方面单一, 主要集中在生理上的操作措施, 往往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及疾病知识方面的措施, 因而患者对疾病的知识、原理、预防等方面概念较为模糊, 预后并不理想, 应在现有的护理基础中结合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了解到治疗的重要性, 改善其治疗的态度, 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原理有一定了解, 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 降低发病率。

有研究显示[4], 对宫颈炎患者增加健康教育后,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发病次数, 使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得到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有效的心理、知识教育、健康及生活上的指导宣教后, 使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并增加了配合程度, 提高了后续治疗的质量, 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4]一致。

综上所述, 结合健康教育后,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焦虑程度得到改善, 改善了疾病的预后, 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翠翠, 李桂兰, 荆如, 等.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28):3392-3395.

[2] 崔久琴.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5):255-256.

[3] 黄桂萍.子宫颈电圈切除术120例的舒适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36):9013-9014.

[4] 李秀芬, 李秀英, 方淑芹, 等.优质护理在妇科门诊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9):57-59.

[收稿日期:2015-11-27]

猜你喜欢

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宫颈炎的日常家庭护理须知!
宫颈炎危害,如何治疗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