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6-05-04李国政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乌司他丁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李国政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COPD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肺功能变化, 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 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治疗后, 观察组氧合指数(PaO2/FiO2)为(358.3±26.5)mm Hg(1 mm Hg=0.133 kPa), 优于对照组的(289.6±22.7)mm Hg;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78.3±6.5)%, 优于对照组的(64.6±6.7)%;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COPD患者疗效较佳, 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乌司他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肺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41

COPD为临床常见肺部疾病, 病情常迁延不愈, 多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 CO2聚集, 氧分压明显降低,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1], 选择合理有效药物治疗成为临床重要研究方向。乌司他丁属于蛋白酶抑制剂, 具有稳定溶酶体酶膜、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释放作用[2, 3], 为COPD药物选择提供方向。本研究旨在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CO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COPD患者60例, 符合COPD诊断标准[4], 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合并肺炎、肺脓肿、支气管哮喘及恶性肿瘤、脑梗死等疾病患者均除外。患者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53.5±8.6)岁;男35例, 女25例;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8.5±4.3)年;合并肺源性心脏病15例, 高血压8例, 糖尿病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 吸氧、祛痰、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观察组:患者均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19990133)治疗, 乌司他丁30万U+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 2次/d, 连续应用7 d。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以及PaO2/FiO2, 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比较疗效。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咳嗽、气喘、咳痰等)消失, 听诊痰鸣音消失, 影像学相关检查提示肺部影像表现明显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 听诊和影像学检查均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听诊和影像学检查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7例, 有效8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10例, 有效6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肺功能、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PaO2/FiO2为(358.3±26.5)mm Hg, 优于对照组的(289.6±22.7)mm Hg;FEV1/FVC为(78.3±6.5)%, 优于对照组的(64.6±6.7)%;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7±2.3)、(16.8±3.5)d, 均短于对照组的(11.7±2.5)、(22.8±3.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疾病发展, COPD患者症状加重, 导致肺气肿、呼吸衰竭,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COPD发病机制尚未研究彻底, 并未达成统一, 相关研究[4]表明, COPD患者气道壁及肺实质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 导致气道氧化/抗氧化失衡, 急性严重患者发生严重炎症反应, 导致一系列炎症因子释放, 刺激氧化应激反应, 引起气道炎症及气道的损伤。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功能严重受限, 呼吸通气障碍,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乌司他丁为临床较为常用药物, 属于蛋白酶抑制剂, 其对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具有抑制作用, 其还具有溶酶体膜稳定作用, 并可抑制溶酶体酶释放, 且对氧自由基及炎症介质释放具有重要抑制作用。乌司他丁的应用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 抑制过量释放的氧自由基对肺组织细胞造成持续性损伤, 从而保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保护机体肺功能。研究显示, 乌司他丁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张文静等[4]治疗后观察结果相似, 说明乌司他丁应用的临床有效性;②肺功能方面:治疗后, 观察组PaO2/FiO2为(358.3±26.5)mm Hg, 优于对照组的(289.6±22.7)mm Hg;FEV1/FVC为(78.3±6.5)%, 优于对照组的(64.6±6.7)%;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7±2.3)、(16.8±3.5)d, 均短于对照组的(11.7±2.5)、(22.8±3.7)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5, 6], 乌司他丁主要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类因子水平等炎症因子水平发挥肺功能保护作用, 与作者上述观点相似, 有助于机体组织修复。

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有效保护肺功能, 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患者治疗痛苦,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易曼.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2例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121-122.

[2] 赵燕霞, 黄相增. NT-ProBNP、CRP及D-Dimer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研究.国际呼吸杂志, 2014, 34(5):341-346.

[3] 肖祖华, 李英明, 钟德福, 等.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14):18-19.

[4] 张文静, 樊淑娟, 康秀娟.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3, 42(4):447-448.

[5] 李韶然, 张瑶, 马晓.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 9(11):1428-1430.

[6] 张海生, 帖永新, 徐震.乌司他丁对AECOPD血清炎症因子及平均住院日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4):796-797.

[收稿日期:2015-12-11]

猜你喜欢

乌司他丁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