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观察

2016-05-04王心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脑梗死影响因素

王心军

【摘要】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及2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情感测量进行测定, 并实施CT检测, 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的高血压例数、糖尿病例数、脑梗死体积及梗死数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失眠甚至抑郁等。结论 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众多, 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明显, 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给予患者适当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梗死;情感障碍;影响因素;临床特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37

脑梗死主要包括脑栓塞、脑隙性梗死及脑血栓形成等, 主要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主要是由于血管壁本身病变、血液成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遗传家族史等引起的[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缺血、高热、昏迷、感觉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等,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本院为了观察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 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相关测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的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并选择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1.42±7.64)岁;实验组中男10例, 女10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50.85±7.26)岁。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①CT扫描显示患者伴有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阴影区;②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视力障碍、意识障碍、运动失调等;③脑血管造影显示患者伴随主干动脉狭窄;④实验室检查患者脑脊液呈现无色及透明状。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②心、肺、肾功能不足患者;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进行CT扫描, 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扫描仪, 将扫描仪的参数设置为:电流150 mA, 电压120 kV, 5 mm层距及层厚, 0.5 s扫描时间;观察统计患者脑梗死具体部位、个数、脑梗死体积等情况。患者的情感障碍测定:给予患者焦虑及抑郁量表进行测评, 焦虑评分≥14分为存在焦虑障碍, 抑郁量表评分≥17分为存在抑郁障碍。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数量、脑梗死体积、存在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中, 患有高血压5例(25.00%), 糖尿病7例(35.00%), 焦虑障碍4例(20.00%), 抑郁障碍2例(10.00%);实验组20例脑梗死患者中, 患有高血压12例(60.00%), 糖尿病15例(75.00%), 脑梗死病灶单发8例(40.00%), 脑梗死病灶多发12例(60.00%), 焦虑障碍13例(65.00%), 抑郁障碍11例(55.00%);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数量、脑梗死体积、存在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例数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脑部出现缺氧及缺血症状, 最终导致部分脑组织坏死的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的改变, 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及死亡率高等特点, 患者脑梗死后加重了其情感障碍, 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症状, 这种症状使得患者的心理调节功能缺失或紊乱, 极易使患者情绪低落,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属于脑梗死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因脑梗死后肢体偏瘫、疼痛或失语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压力大, 负面情绪较为强烈;②疾病、医疗费用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等使患者容易胡思乱想, 进一步加重抑郁、焦虑症状;③患者脑梗死后情感功能区出现缺氧、缺血症状, 局部组织出现坏死引起功能障碍, 直接导致发病[3]。

本研究发现, 实验组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体积及梗死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这说明了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体积及梗死数量是脑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且患者脑梗死数量越多、体积越大, 患者情感功能缺失越严重。且实验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出现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脑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体积及梗死数量;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焦虑、失眠、抑郁、对未来失去信心等, 严重者还伴随着认知障碍。在临床治疗与护理中, 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 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春红,姚恩生,唐娟, 等.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广东医学, 2011, 32(20):2703-2706.

[2] 马晓平.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24(2):636-637.

[3] 李赵梅,娄卫东,吴峰芬, 等.脑梗死后抑郁症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浙江医学, 2010, 32(12):1842-1843.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脑梗死影响因素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