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016-05-04童孟侯
童孟侯
“有”字怎么解释?什么叫“怎么解释”?不就是有没有的“有”吗?不就是存在的意思吗?可是,正是这个“有”字,眼下成了热门,适用范围大幅度扩展。“有”字以前是港台人喜欢讲的,现在大陆的很多人都“有”接受了。
举个例子:肥肥采访他的前夫:你到底有爱过我吗?郑少秋回答:有。按照港台人的习惯,他绝不会回答“我爱过”。一定是用一个字:有。言简意赅。
不要以为“有”字的应用范围仅限于“有”来“有”去,你问“有”,他答“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不,你的疑问句里即使没带一个“有”字,他们的回答照样要奉送你一个“有”。比如你问一个台湾人:这个月你做过瘦身吗?回答基本是“有”或者是“有做过”。她才不会回答“我去做过了”。
经过几十年的对“有”字的普及,“有”终于发扬光大了,我们开始“有”接受港台腔了。
有一家台湾人开的公司,老板只要讲话,自然少不了“有”字:培训部经理有来应聘的吗?听说你今天有迟到?这个月的销售数有增加吗……
其实,他说“这个月销售数增加了吗”就行了,不用多添一个“有”。可是他们“有”惯了,不说“有”就觉得嘴巴不顺溜。于是,下面的员工为了适应台湾老板,也开始“有”起来:昨日侬有送小孩上学吗?今朝伊有带饭吗?没带我们一起出去吃。
一天,台湾老板找到员工小林:林先生,上个星期去催讨的那笔5万元的款子,这个星期怎么样了?小林立刻回答:有。老板顿时火了:“有”你个头啊?你要回答我拿到还是没拿到!小林立马改口:老板,拿到了,已经到账。老板点头说:你要好好说话。小林为了这个“有”字,真有点左右为难。
如今,“有”字波及某电视台,个别主持人也开始“有”起来,某主持人问一位学者:你有去过敦煌吗?被问的学者不为所动,回答道:我去过。他就是不说“有去过”或者“有”,把主持人憋得好难受。
其实,把“去过敦煌吗”说成“有去过敦煌吗”,也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主持人最好不要因为这个“有”而油起来。
内地和非内地,大家说的都是汉语,但是地域不同,多加一个动词“有”,说说也无妨,你愿意少说一个“有”甚至一个“有”都不说,也很正常。比如港台人一向喜欢把小狗叫作“小狗狗”,多加了一个“狗”字。现在,我们的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不是都把小狗称为“小狗狗”了吗?
我琢磨过:这个“小狗狗”应该是我们大人说给婴儿听的:吃饭饭、洗手手、小狗狗、小猫猫……如今大人播送新闻也说什么“小狗狗”,是否不大合适?后来再一想,语言的交流谁都挡不住,我不要因为读过一点现代汉语而“愤青”啦,大家“有”去吧。
(摘自《新民晚报》 图/黄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