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视域下隐喻翻译研究——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2016-05-04郭小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汉英翻译生态翻译学围城

郭小华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生态翻译视域下隐喻翻译研究
——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郭小华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摘要:隐喻作为一个非常巧妙的语言应用现象,非常值得研究。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对其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是一个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翻译活动、翻译现象和翻译理论的新的研究范式。本文着重从适应/选择,三维转换和整体/关联的角度对《围城》这一文学巨著中典型的隐喻现象的翻译进行讨论,旨在开拓隐喻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围城》;隐喻;汉英翻译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描述了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低层人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它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的无奈。该小说幽默诙谐,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其中数量繁多,令人回味无穷的隐喻。20世纪70年代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Mao)合作将《围城》翻译成英文,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围城》英译本,被美国图书协会(American Book Association)选为1980-1981年度卓越学术著作。对《围城》英译本中的隐喻研究也是这部小说英译本研究的重要方面和热点之一。大多数学者专家从关联理论、建构主义、语境顺应、翻译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据笔者统计中国知网《围城》隐喻相关论文和资料,对《围城》中的隐喻不管是原文还是英译本都没有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进行研究的。笔者尝试从这个角度对隐喻翻译进行研究。

一、隐喻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本文讨论的隐喻仅指其语言学层面含义,指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它通常用一个领域的事物去类比另一个领域的事物,从而达到机智幽默、令人印象深刻的阅读效果。

隐喻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始于亚里士多德。现代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修辞学角度、语义学角度、语用学角度、认知语言学角度[1]。总之,研究角度多样,理论实践都相当深入。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的。

二、生态翻译学

(一)生态翻译学简述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提出来的研究翻译的新的范式。2001年12月胡教授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发表论文《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标志着这一新的翻译研究正式起步。十五年来,该理论迅猛发展,公开发表数百篇专题文章,百余所高校相关学位获得通过,国家级研究课题获批立项,外语翻译期刊设立专栏,成立国际协会,序列举办国际会议等等。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研究蓬勃发展。该理论得到了很多国内外翻译专家的认可。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翻译研究的生态范式,是一个新的方法论。该理论是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整合性研究,是一项致力于从生态角度对翻译活动进行综观描述的跨学科研究。胡教授指出:生态翻译研究范式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系统讨论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进行综观和描述[2]。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2]。也就是说,译者是整个翻译生态群落中的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各种翻译生态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对文本生态环境做出适当的选择/适应,从而达到原文和译文之间跨文化信息的转换,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也就是翻译活动的根本目的。

(二)整体/关联、适应/选择和“三维”转换

整体/关联。生态翻译学像生态学一样,强调整体与关联,强调翻译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并且这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不等于各个关联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各个关联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

适应选择。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对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都可以看作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选择。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既不是从作者/原文的角度阐释翻译活动,又不是从译文/读者的角度给翻译下定义,而是从译者的角度来全面阐释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的。[3]

三维转换。“三维”是“多维整合”原则具体落实时关注最多的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多维整合”原则是评判译文质量的标准,是指好的译文要保持文本生态,使译文能够在新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和“长存”。这就要求译文在多个维度尤其是语言、文化、交际这三维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要高。译者只有在翻译过程中真正地做到“多维”的适应主要是“三维”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好的译品(译文)。[4]

三、《围城》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

《围城》以其幽默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其中精妙机智、令人叫绝的隐喻随处可见,值得专门研究。下面选取文中典型的隐喻例子,分为词汇隐喻和结构隐喻两大类,结合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其译文加以分析。

(一)词汇隐喻

《围城》中有很多以单个词汇形式出现的隐喻。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综合考虑各种翻译生态系统因素,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尽肯能提高译文的三维转换度,从而最大程度保证译文质量。

例1:爱尔兰人起初不想答应,……渐渐相信欧洲真有三十多条中国糊涂虫,……[5]

At first, the Irishmen would not agree....he gradually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re really were thirty-odd Chinese muddleheads in Europe ...[5]

译例分析:这个例子中“糊涂虫”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借购买假文凭来保住自己面子的中国学生,他们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译者用muddleheads(思路不清晰或者很混乱的人)来做翻译。译者在充分考虑原文的语义、文化等各种文本生态因素,选择了这个能够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都能实现充分转换的译文,是一个适应转换度非常高的译文。

例2:鸿渐和孙小姐……才发现这屋背后全是坟……鸿渐指着那些土馒头问:“孙小姐,……?”[5]

Hung-chien and Miss Sun,...They then discovered that nothing but graves were behind the house....Pointing to the coarse steamed bread, Hung-chien asked, “Miss Sun,...”[5]

译例分析:这句话中作者用“土馒头”比喻屋后的“坟包”,这个在源语文化中很常见的,没有理解障碍。译者将其翻译为the coarse steamed bread.这个译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不是很成功。但从语义转换(即语言维转换)的角度来说,译文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知识背景对译文读者认知的影响,这个译文可能会给译文读者带来困惑,为什么把“坟墓”比喻成一种食品?加上,西方坟墓的形状与中国的坟包截然不同,也会阻碍对这一译文的理解。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转换度都不高。

例3: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彩票准中头奖,赚钱准赢。

Mr.Fang said that if the wife is unfaithful and has an affair, the husband is sure to take the first prize if he buys a lottery ticket, and he is sure to win if he gambles.[5]

译例分析:在翻译这个句子中的“乌龟”时,译者充分考虑到原文本的文本生态和译文读者、中西文化差异这些翻译生态因素。在原文文化中,丈夫被称为“乌龟”,表示妻子对他不忠。在译文读者眼里,乌龟就是外表难看、速度慢之外,没有别的联想意义。所以译者在适应源文本的生态体系后,对译文做出了意译的选择,将其译为“unfaithful and has an affair”,成功地提高了文化、交际等多个维度的整合适应度,是个很好的译文。

《围城》中类似的词汇隐喻还有很多,例如“岁寒三友”、“熟肉铺子”、“醋”、方鸿渐自比为“海水中的泡沫”等等,非常巧妙,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结构隐喻

《围城》中数目庞大精妙绝伦的隐喻中,有一部分从单个词汇是无法准确理解作者独具匠心的智慧的,必须从较长的文本整体来加以分析,才能领悟到这部分的精妙之处。译者在这部分主要是运用直译的译法。

例4: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

Later, the planes kept coming in much the same manner as the peerless beauty whose one glance would conquer a city and whose second glance could vanquish an empire.

原作中作者用“绝世美人”来比喻轰炸机,似乎很难理解。充分考虑其文本所在的各个生态因素,整个文本生态的整体性和行文前后的关联性,会发现这个隐喻奇妙生动、幽默风趣。飞机多次轰炸后就会毁掉这座城市。而根据中国的文化典故《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中:“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中间就有了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这里只考虑到语言维的转换,将“一顾”“再顾”译成了“one glance”“ second glance",并未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认知水平,也忽略了源文本中的典故信息。笔者认为为,译者这里应该适应源文本的生态因素,选择性的进行加注,注明典故,从而实现语言、文化、交际等多维转换。

例5: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6]

Her son, not yet two years old, had a snub nose, two slanted slits for eyes,and eyebrows so high up and removed from the eyes that the eyebrows and the eyes must have pined for each other—a living replica of the Chinese face in newspaper caricatures.

这个例子也属于结构隐喻,非常精妙,将小孩子的长相与相思病和讽刺画联系起来。这里译者适应选择得很恰当,充分考虑到原作各生态因素的整体关联性,译文的多维适应整合度很高。

《围城》中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作者把女人的化完妆的脸比作梅雨时节不断掉落的墙皮等等,都很值得去研究其相关译文。

《围城》这部小说是隐喻修辞的百花园,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语料库。文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词汇隐喻和结构隐喻。对其中隐喻翻译的研究也是长期以来各位翻译专家乐此不疲的。笔者希望本次生态翻译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能够开拓新的研究视角,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11):96-99.

[5]Ch’ien Chung-shu.Fortress Beseiged[M].Translated by Jeanne Kelly & Nathan Mao.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6]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朱毅然]

On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a Case Study onFortressBesieged

GUOXiao-hua

(Xi’anFanyiUniversity,Xi’an710105,China)

Abstract:Metaphor is a delicate figure of speech and deserves further studies.This paper studies o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Eco-translatology is a new paradigm of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ecological perspectives.This paper, with numerous examples of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intends to further study this figure of speech in terms of adaptation/selectio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and translation community/relevance, so a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f it.

Key words:Eco-translatology; Fortress Besieged; metaphor; C-E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p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3-0067-03

作者简介:郭小华,女,陕西咸阳人,文学硕士,西安翻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科所“十二五”基金项目(SGH140892)

收稿日期:2015-11-11;修回日期:2015-12-21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3.018

猜你喜欢

汉英翻译生态翻译学围城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围城”内外
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初探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