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龙在田:辽河源头中国龙

2016-05-04穆重怀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侨园 2016年4期
关键词:蛇类红山玉龙

文 穆重怀 (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见龙在田:辽河源头中国龙

文穆重怀 (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查海石龙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符号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祥瑞,而且具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功能。以至于在民族心理中龙已经被神化为民族图腾,被赋予了中华民族共主的神圣地位。从目前的考古实践看,龙是诸多中国文化灵物中唯一形成完整谱系并流传至今的文化表征,并在不断地整合与扬弃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形象和内涵,建构起了迥异于域外的中国龙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龙是多元一体的文化生物,它的具体的生物学原型已经不可能绝对寻找出来。从《说文解字》对龙的解释来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居,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汉代龙已经成为变化多端的神物,不再是具象化的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龙的形象更似于罗愿在《尔雅翼》中所引用的王符的话:“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要是按照王充的说法,“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但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太一出行图》来看,汉代的中国龙已经基本定型,与后世差异不大了。

龙出辽河源,辽海地域与中华龙文化的缘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龙纹是距今7600年左右的属于兴隆洼文化的查海遗址发现的石块堆塑龙。此外在辽宁还发现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玉龙。如果说,查海遗址的石块堆塑龙可以称作类龙纹的话,那么红山文化玉龙则已经具备了后来的商文化玉龙的所有要素。也就是说,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龙谱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原型意义。

从辽海地域发现的龙纹来看中国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文化内涵是随着理性认知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无论是石块堆塑龙,还是红山玉龙都体现了原始初民龙崇拜的最初信息,揭示了中国龙的最早的文化功能。通过对它们文化功能的探讨不仅可以从一方面追溯龙的生物学原型,而且反映了文化同源反响所具有的相似性。根据对辽海地区的龙文化考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石块堆塑龙和红山玉龙体现了先民崇龙的最重要的原始宗教因素,那就是以龙致雨。

新石器时代是随着原始农业、家畜饲养、制陶与磨制石器的相继出现而到来的。辽海地区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地域之一。在渔猎经济的同时农作物栽培也出现了。根据鉴定,在兴隆沟遗址发现的碳化粟(小米)和黍(糜子)已经属于人工种植,这是迄今为止知道的中国北方最早的栽培作物。农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水源。在人工灌溉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自然降雨对农业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万物有灵的时代在原始初民的心灵中自然会想当然的认为有一位神祗掌管着降雨事宜。雨来自天上,这位神祗自然也会腾云驾雾。在长期观察之后,原始初民发现每当大雨滂沱时总会有雷电相随。先是闪电划破长空,后是雷声阵阵,紧接着就是大雨滂沱。由此先民们得出结论,闪电就是主管降雨的神祗,于是闪电就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但是闪电之神是不可控的,它不会随着初民的意志来普降甘霖。在这种情况下原始先民就试图与闪电之神达成默契,而初民们采用的方法在今天就被称为交感巫术。

顾炎武曾经说过,三代之上,人皆知天文。先民对天文的了解是建立在长期观察基础上的,是应生活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在先民的思维中天地是一体的,天上的神祗必然要像人类一样在大地上有所居。作为神祗的闪电也是如此,它在大地上也有自己的形象和栖身之地。在查海遗址中,查海先民就是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把闪电与蛇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居住村落的正中摆塑了一条巨大的石块龙。

红山玉龙

龙形堆石在遗址中心部位,紧靠房址群和南侧墓地。它是从遗址中央穿过的基岩脉上,用红褐色大小均匀的石块堆摆而成。龙头、龙身的堆摆尤为厚密,而尾部石块则较松散,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龙头朝西南,龙尾朝西北,方向基本与房址建筑方向一致。龙形堆石位于整个聚落最中心部位,四周以房屋环绕,尾部与聚落中最大的一间房屋毗邻,头部以下是一片墓地,位置特殊。龙形堆石全长19.7米,宽1.8至2米。我们现在把它称为类龙纹,主要是因为这条石龙还不具备后世龙的全部特征,但它已经初具后世龙的规模与功能。这条石块堆塑龙的宗教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在先民居址中所处的位置和朝向也证明了这一点。先民们对它所进行的宗教仪式也是以通感的方式传递给天上主雨的龙神,吸引它来看一看人间的同伴,顺便带来农业需要的雨水。它体现了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保佑丰产丰收的原始思维。查海先民尚无文字,他们留下的石块堆塑龙是后世甲骨文中“乍土龙”求雨和董仲舒提出的“土龙致雨”等祈雨仪式的最初原型。

以土龙求雨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记载甚多。《山海经》中明确指出了土龙致雨的原因。“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之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天旱时做成应龙的模样,就会下大雨。如果说这种解释尚有神话因素在内的话,那么被认为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更是举了15个例子来论证董仲舒的“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的合理性。由此可见古人以土龙致雨是原始交感巫术的遗存,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遗存在汉朝甚至得到了理论性的认可,并且以不同的变体一直流传到现代。

龙与雨的关系在《左传》中也可以看到,“见龙而雩”就是说见到龙的时候要举行求雨的仪式。沈玉龙先生释龙为龙星,这是把龙与四象中的苍龙联系在一起的说法。这应该是比较晚出的理解。古人重祭,祭仪都与物候变化有关。我们认为,雩祭应是在播种的时候举行,这也是在蛇类复苏之后吧。所谓的“见龙而雩”应该是在蛇类出现之后播种之初进行的祈求丰产的求雨仪式。它与蛇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查海石块堆塑龙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中国龙的最初发展历程,那就是闪电→蛇→龙。闻一多先生曾经指出,龙作为图腾,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就是蛇。所谓龙就是大蛇,一种大蛇的名字就叫做龙。查海先民之所以选择蛇与闪电相对应,我们分析是由于蛇是典型的物候标志动物。先民留意物候变化是与从事农牧业生产密不可分的。对于他们而言,了解季节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查海先民观察到蛇类在春天即将开始播种时出现,在秋收冬藏后消失,它们的活动时间是与农业生产的时间相契合的,也是与闪电活动的规律相一致的。蛇类的生命规律与四季运行的一致性留给初民的印象是深刻的,这是先民把蛇与闪电相配神化为龙的动因之一。这也符合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特征。

蛇类除了冬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独特习性。蛇为卵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蜕皮,直到成熟为止。蛇的这种习性获得了原始初民的世界性关注,赋予了它重生的特性,认为蛇具有生命循环的神奇能力,因而把它同土地和生殖力联系在一起。同样蛇类的生长过程也体现了“能幽能明,能细能居,能短能长”的龙的特征。此外,蛇类的活动对先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着消极影响。这从《说文》对蛇字的释意就能看出来:“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原始初民对蛇类充满恐惧,以至于把有没有蛇作为见面时的问候语,足以想见史前时代蛇对原始先民生产生活的威胁了。将自己无法征服的力量神圣化,这也是原始思维的特征之一,蛇龙崇拜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反映。而且蛇类虽非两栖动物,但它却善于游水,特别是大雨来临前后,蛇的活动相当活跃,这也是初民把蛇与降雨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在这里还要提到关于龙与闪电的一种说法,那就是龙的命名来源于雷。在自然界中闪电与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由于光速传播速度的不同,人们总是先见闪电,后闻雷声,而雷声多为隆隆,先民们就有可能认为雷鸣是闪电的叫声,因而以隆为闪电命名。隆龙相通,闪电因此成龙。不过,这种说法尚无科学佐证,置放于此,为读者诸君提供一个参考。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又前进了2000多年,红山文化出现在辽海大地上。在辽河流域又出现了新的玉龙。虽然它与查海石块堆塑龙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在形式上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红山玉龙早已为人所知,但在断代上一直被认为是商周时期的器物,因为它的形制与科学考古出土的商代玉龙具有极大的相似度。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获得科学考古出土的玉龙后才真正一锤定音,确定了自己的历史身份。

从目前的考古实践看,红山文化的玉龙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C形龙。它的得名是因为玉龙的形状类似于字母C。目前已知有4件,但都为收集品,不是经过科学考古所得,因此在本文中不做重点讨论。一是玦形龙。因为这些玉龙的形状类似古代的玉玦,从而得名。目前已知的大约有25件,正式出土的有5件,其中就包括牛河梁第二地点1号冢第四号墓出土的两件。

这两件玉龙一大一小。大的由淡绿色岫玉雕琢而成,高10.3厘米,宽7.8厘米,厚3.3厘米。玉龙整体蜷曲,头部硕大,额部突起,两只大耳竖起耸出头顶。圆眼略微凸起,正视前方。鼻间至吻部有多道阴刻皱纹,吻部微张而前伸,与蜷曲的尾部相对。吻部两侧似有獠牙。尾部较圆滑。背部靠颈际有一对穿圆孔。玉龙有少许红色沁。另一件形似而略小,材质为白色蛇纹石。出土时均置于墓主人胸前。

为红山玦形龙命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猪龙到熊龙莫衷一是。我们认为还是称玉猪龙为好。但无论是玉猪龙,还是玉熊龙,都是着眼于中国龙的生物学原型。如果说查海石龙的生物学原型是蛇的话,那么红山玉龙的生物学原型就是猪。这个判断是根据玦形龙的外观并结合新石器时期北方的生物群态做出的。从红山玉龙的形态看,肥头大耳,圆眼巨吻,獠牙突显,鼻部有数道皱纹,这些都是明显的猪类特征。而且又在牛河梁的女神庙发现了泥塑猪龙的残片,两者相印证,可知红山玉龙的原型。

红山文化时期北方的农业经济极有可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对雨水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于是祈雨便成为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内容。同样出于交感巫术的原理红山先民选择的祈雨神物不再是蛇,而是猪。个中缘由,应该与猪性喜水有着密切的关系。猪的汗腺不发达,天热时喜欢入水散热。在夏季降雨前猪往往会到水中去乘凉,以避闷热。先民们观察到猪的这种行为往往是降雨先兆时,便得出了猪入水将降雨的认识。至今在辽宁还有“猪渡河,来朝雨儿多”的民谚。《诗经·小雅·渐渐之石》中同样有“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的说法。也就是说,白蹄的猪涉水,月亮经过毕宿,天就要下大雨了。此外,在《易经·说卦》中也有“坎者,水也”、“坎为豕”的说法。郑玄等人在《礼记》的注疏中也一致认为豕为水畜。由此可知,古人对猪为水畜的看法是相当一致的。直到北宋年间还存有向猪祈雨的习俗。因此可以说,以猪为龙也是先民以龙致雨的宗教文化的体现,也是与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对自然界的体察分不开的。发现的这对红山玉龙极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进行祈雨仪式的重要法器,在他去世后失去宗教功能成为陪葬品,保留到今天。它们在中国龙文化谱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节点作用。它上承查海石块堆塑龙的宗教文化功能,下启商代玉龙的具体规制,为中国龙纹开创了新视野与新理念。

如果说查海龙纹的模拟性质很强的话,那么红山玉龙已经摆脱了对生物原型的真实模仿,具有了形而上的特征。在2000多年间中国北方初民对世界的认知从具象走向了抽象,赋予了自己崇拜对象的思维特征。目前发现的红山玉龙都呈现出蜷曲的形状。孙首道先生引闻一多先生的说法,指出龙欲卷曲,不欲兀直,直则凶,曲则吉也。我们认为,蜷曲玉龙本身代表着一种轮回和循环。吻与尾之间的或连或断同样意味着四季的更替和雨水的循环。

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查海石块堆塑龙,还是红山文化玉龙,它们都说明了中国龙文化形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蛇也好,猪也罢,它们只是拉开了中国龙文化建构的序幕,只是构成中国龙文化谱系的基本要素之一。不能以偏概全,这是应该注意的。

近年来关于中国龙文化的争论此起彼伏。实际上从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的第一天起,对中国龙的争论就未曾平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曾纪泽就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了同英国人关于龙的争论。他的结论是,不应该以西人的见解为转移,而是应该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在中华文化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今天,龙凤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征,一定要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不要迷失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

(感谢沈阳雪松斋张雪松先生提供相关资料)

侨园

猜你喜欢

蛇类红山玉龙
红山荞麦看木森
灭绝恐龙的灾星竟是蛇类繁盛的福星
玉龙云峦
红山蚁的伏击战
蛇类食性及其对农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概述
经济蛇类养殖与开发利用
勘误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
玉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