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要培养孩子成才——专访重庆市关工委主任肖祖修

2016-05-03

关爱明天 2016年4期
关键词:区县市委关工委

本刊记者罗晓庆



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要培养孩子成才——专访重庆市关工委主任肖祖修

本刊记者罗晓庆

重庆市关工委主任肖祖修(右)向本刊执行社长兼总编辑王珲介绍重庆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

初春,本刊采访组一行行走于重庆,没有骄阳似火,也没有漫天大雾,城市景色尤为壮丽,尤其是夜景。对岸华灯初放,倚山筑城的独特地理位置让灯光变得层层叠叠,高低辉映,倒影在江中,就好似两个江城,梦幻而璀璨,水天一色静谧而浓郁。

如此美妙的夜景,是山水之城重庆数年发展的一个侧影,又能一窥重庆朝气蓬勃的气质。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也亦是如此。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80%的区县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写进了党委或政府工作报告,90%的区县纳入了常委会研究,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重庆市关工委是如何做到的?带着疑问,本刊记者对重庆市关工委主任肖祖修进行了专访。

《关爱明天》: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您是如何结缘关心下一代工作的?

肖祖修:重庆市关工委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于汉卿,他对党的事业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十分勤奋,可谓是我的导师。他退下来之后,就担任市关工委主任,兢兢业业,正是他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就开始协助于老,做常务副主任。后来于老去世后,市委让我挑起这个担子。我欣然同意,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不敢懈怠,我的想法是一定不负众望,把关工委工作做扎实、做好。

《关爱明天》:纵观重庆市关工委26年发展历程,特别是最近5年来,实现了跨越迈进,请问重庆市关工委是如何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快速发展的?

肖祖修:回顾这几年,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养青少年。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不能偏离这一方向,这是各级关工委的根本任务,也是永恒的主题。这既符合中央精神,也是青少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来,对工作促进较大的是出台两个文件。从制度上、顶层设计上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个就是2013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渝委办发【2013】3号文件),文件包含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关心下一代工作基层的主要任务,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区县关工委提供了组织保障,创造了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有力推动了基层关工委的工作。第二个文件就是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名单的通知》,其中把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联合议事协调机构予以保留,这就把市关工委的地位、性质明确了,意味着关工委的工作渠道更加畅通了,更加被重视了。

《关爱明天》:您能具体说说,如何为区县关工委组织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重庆市关工委又是如何切实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肖祖修: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就是党政重视,党政领导眼里有你这个事。在重庆,党政重视不来虚的,是很具体的,比如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这个太重要了。不然老同志们活动没法开展。第二就是人员编制问题,我们也通过多种方式基本解决了。当然,要做好工作更难的是抓好落实。为此,在“3号”文件下发的同年年末,我们就联合市委督查室到各区县开展督促检查。不仅检查落实工作情况,还要找问题,写总结报告送到市委,把关工委工作纳入了市委的主渠道,这影响就大了,一下就把老同志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目标考核方面,全市各级关工委在以下几方面积极争取,并成为几项不成文的考核指标。第一,关心下一代工作写进党委或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也就是上了党代会、人代会没有;第二,是否纳入了常委会研究;第三,进入目标考核没有。有的区县在考核没有分值的情况下实现倒扣分制,做得不好就倒扣分,确实起到了“牵牛鼻子”作用。市委第三次、第四次党代会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写进了工作报告,尤其还特别批准同意我们与市人力社保局、市文明办联合召开表彰大会。上面抓了啥,下面就好办事,这就是上行下效。

《关爱明天》:近年来,重庆市关工委扎实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不少工作品牌和新鲜经验,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重庆市关工委在立德树人方面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肖祖修:我认为,关工委工作没有活动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品牌就没有影响力。青少年也喜欢活动,参加活动塑造他们的精神,而关工委也能通过办活动扩大影响力。谈到我们的品牌亮点,第一个就是已经举办了13年的“中华魂”读书活动。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重庆市标杆性活动。为了让孩子们认真读书,市关工委开展了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五老”亲自辅导学生怎么读、怎么写感想、怎么演讲、怎么上台等等,这样一来,大批青少年自信心增强了、视野开拓了、思想境界也提高了。最后,获得名次的优秀学生还会参加夏令营活动去北京人民大会堂演讲,到云南、成都等地参加冬令营活动。举个例子,沙坪坝区有一个爱打牌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在演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一家人牌也不打了,专门辅导孩子参加比赛。可见,为了读书,许多家长、老师、学生都在拼。通过这种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就入脑入耳入心了。

《关爱明天》:帮扶助困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职责,重庆市关工委在参与社会治理、帮扶困境青少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肖祖修:这些年来,重庆市各级关工委在帮扶助困上确实做了大量工作。这要说到我们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工作。这项工作在区县实现全覆盖,从单一的物质帮扶转变到事事关心,“代理家长”的范围也从“五老”扩大到大学生志愿者。全市留守儿童“代理家长”达14.8万人,结对帮扶留守儿童32.8万人次。留守儿童都有登记造册,建立亲情聊天室,让儿童每个月都跟父母通一次话。每逢节假日,都把留守儿童集合起来,有时候帮孩子过生日。通过“一对一”关爱、“爱心爸妈”结对等措施,弥补了留守儿童监护教育缺失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綦江区关工委开展的暑期留守儿童去广州、深圳、长沙等异地探亲活动,感人肺腑,社会反响很大。还有就是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这些年广泛开展了法律入“高墙”、创建“零犯罪社区”“零犯罪学校”等活动。我们还跟学校、社区签责任书,加大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力度。

《关爱明天》:关心下一代工作好在“五老”有为,重庆市“五老”是如何发挥其作用和优势的?

肖祖修:近年来,市关工委带动各区县“五老”,分别组建起了道德教育、法制关爱、读书辅导、心理健康、科技及就业等5个工作团,这是关工委工作的主要力量,也是示范窗口。真正精准扶贫的根本,我认为就是要培养孩子成长成才。农村的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就业了,读完大学有技术了,他家还能贫困吗?虽然这个见效慢,但是这是最好的途径、最精准的帮扶。

猜你喜欢

区县市委关工委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毕节市委离退局学习贯彻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