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量与播期对鹅观草润草2号产量要素的影响

2016-05-03李祖祥方敏彦章明魏爽杨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播种期播种量品种

李祖祥+方敏彦+章明+魏爽杨子

摘要: 为了优化鹅观草(Roegneria hybrid Keng)润草2号的栽植技术,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润草2号的穗数、每穗粒数、种子千粒质量、产量、穗长和株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润草2号产量构成要素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9月1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256.01 g/m2,比11月16日播种的产量153.73 g/m2增加102.28 g/m2,增幅66.53%。可见,适当早播,有利于润草2号高产。

关键词: 鹅观草;品种;播种期;播种量;产量;成穗数;单穗粒数

中图分类号: S688.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3-022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草坪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与人类生存接触越来越密切,它不但发挥着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在园林绿化美化及其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要素[1]。尤其是我国南北过渡带地区,为增加冬天的景观与绿色,每年都要在暖季型草坪草上进行秋季交播冷季型草坪草[2]。目前,我国秋季交播的冷季型草坪草种多数采用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该草种不仅主要依赖进口,而且该类草种具有生长点位低、拔节迟的特点,严重制约暖季型的春季恢复与生长。为克服这一缺点和实现种子国产化、产权自主化[3],笔者进行了草种培育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从鹅观草属(Roegneria C.Koch)杂交鹅观草(Roegneria hybrid Keng)[4]中筛选出了适合过渡带地区秋季交播的一年生草坪草新品种润草2号(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然而,润草2号进行种子繁殖时,产量不高是主要限制因素,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尤其千粒质量不高是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探索出润草2号在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栽培技术,首先从播种期与播种量入手,以期掌握润草2号的最佳播种期与播种时期的范围,以及播种时期范围内较适宜的播种量,以便取得较协调的穗、粒、重的构成和较高的产量水平,同时,也为更好地适应该地区的茬口特点,寻找出适宜的“粮—草”“豆—草”轮作方式[5],特进行本试验。

1 试验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于2014年9月开始进行试验,品种选用镇江润祥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培育出的润草2号。试验地位于江苏省句容市郭庄镇刘巷村(119°9′31″ E,31°57′28″N),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275 d,年平均降水量 1 120 mm,试验地土壤为下蜀黄土。播种前进行旋耕整地,用N、P2O5、K2O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45 g/m2作基肥。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裂区试验。分为A、B 2种处理,A为播种期,B为播种量。A处理播种期分5个阶段,每隔15 d为1个播期,分别为9月16日(A1)、10月1日(A2)、10月16日(A3)、11月1日(A4)、11月16日(A5),在每个播种期中分别设1(B1)、2(B2)、3 g/m2(B3)3种梯度播种量。每次重复15个小区,3次重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7]。每小区长宽为3×3 m,面积9 m2,各指标的测定于2015年5月29日润草2号成熟时进行。

1.2.1 成穗数测定 在各小区内随机取有代表性的3个点,每点内用边长为0.5 m的方框,测取框内穗数,相加除以3得平均数后,换算成单位面积穗数,每个试验重复3次。

1.2.2 单穗粒数测定 在测取的穗子中,根据穗子的大小比例,分别各取相应的10穗,分别数出粒数,30穗相加除以30算出每穗粒数,每个试验重复3次。

1.2.3 千粒质量测定 在种子成熟期时,将各小区的籽粒分别各取3个1 000粒,分别称质量再计算出平均值,即千粒质量。每个试验重复3次。

1.2.4 单株产量测定 在各小区中计算出平均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后,计算单株产量,每个试验重复3次[6]。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播种期对单位穗数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播种量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9月16日播种的与10月1日播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而与10月16日和11月1日播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存在显著差异,与11月16号播种时的单位穗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单位面积穗数相差18.84%。说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单位面积的穗数逐渐减少,适当早播种,有利于增加穗数。播种量为 1 g/m2时与2 g/m2之间差异不显著,与3 g/m2存在极显著差异,两者都相差11.39%。

2.2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每穗粒数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每穗粒数均有影响。由表2可见,9月16日播种的每穗粒数最多,比10月1日、10月16日、11月1日播种的分别增加10.47%、6.68%、10.45%,虽没达到显著水平,但属差异较明显,比11月16日播种的增加24.79%,差异显著。播种量1 g/m2每穗粒数最多,分别比播种量为2、3 g/m2的增加3.74%和9.54%,与 2 g/m2 播种量差异不显著,与3 g/m2播种量存在显著差异。

2.3 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籽粒千粒质量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看出,播种期对籽粒千粒质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播种量对籽粒千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由表3可见,10月16日播种的籽粒千粒质量最高,达 0.584 5 g,分别比11月1日、11月16日播种的增加8.02%和10.97%,9月16号和10月16日播种的籽粒千粒质量与11月16日播种的籽粒千粒质量之间呈显著差异水平。不同播种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最大播种量3 g/m2与最小播种量1 g/m2之间仅相差 2.3%。说明播种量对籽粒千粒质量的影响不大,过于迟播会导致千粒质量快速下降。

2.4 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期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而不同播种量则差异不明显。从表4可以看出,9月1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比10月1日、10月15日播种的产量分别增加16.05%和20.85%,呈显著差异水平,比11月1日、11月16日播种的产量分别增加103.75、153.55 g/m2,增幅37.02%和66.53%,呈极显著差异。说明适当早播有利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播种量虽对整体试验产量影响不显著,但在较迟的播种期时对产量的形成也是较重要的因子,11月16日播种,3 g/m2比1g/m2产量增加19.78%。

3 讨论与结论

3.1 单位面积穗数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为此播种期与播种量交互影响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8]。说明润草2号在长江流域的播种期在9月16日与10月16日之间,有利于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播种量为1 g/m2与2 g/m2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 3 g/m2 播种量的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润草2号虽然具有较强的分蘖性与分蘖成穗能力,仍然需要一定的播种量来满足基本苗数,才是争取穗数的前提[9]。

3.2 每穗粒数

每穗粒数随着播种期推迟而递减,呈正相关,随着播种量的减少而增加,呈负相关,均为显著差异水平。说明润草2号每穗粒数具有一定的弹性系数,适当早播,比较容易形成大穗。在播种量方面,应适当掌握基本苗,争取一定的分蘖成穗,是争取大穗经济有效的措施[10]。

3.3 千粒质量

从播种期看,出现了中期播种的千粒质量最高,两头较低的现象,并与最早和最迟播种的存有显著差异。从田间观察和试验结果的株高进行分析,由于9月16日和10月1日播种的植株较高,4月23日(没抽穗)就出现倒伏,至5月3日倒伏率达到93%~100%,10月16日播种的则只造成少部分植株倒伏。11月1日之后播种千粒质量低的原因主要是抽

穗(5月9日后抽穗)延迟,灌浆期短,后期高温逼熟,致使千粒质量明显下降。说明润草2号要获得较高粒质量,既要适期播种,也应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植株高度。播种量对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11]。

3.4 单位面积产量

单位面积产量受着穗、粒、质量的影响,凡影响穗、粒、质量的因素都综合影响到产量的形成与提高。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单位面积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递减趋势,呈正相关。而不同的播种量之间的产量差异并不大[12]。由此可见,润草2号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穗数较少时,能形成较多穗粒,从而来稳定产量。而播种期较早时,在技术上采取矮化处理,控制株高防倒伏,增加粒质量,则产量会明显增加[13]。

当然,本次试验还缺少区域性、多因素的试验,所以,要得出比较精确的结果,还需在不同气候地区结合各种影响草坪草结实的综合因素进行重复性试验,才能佐证该项试验的精确性、地域性和代表性。为此,需要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任继周.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李祖祥,方敏彦,高小慧,等. 遮阴对早熟禾产量因子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5,35(2):70-72,76.

[3]李祖祥,夏祖国. 走草种自主创新之路,圆中华草坪品牌之梦[J]. 中国园艺文摘,2014,13(5):64-65,197.

[4]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江苏植物志[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84-186. .

[5]马 祎,王彩云. 几种引进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及抗旱生理指标[J]. 草业科学,2001,18(2):57-61.

[6]李祖祥,何任红,蒋为民,等. 优质生态草坪的沙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216-218.

[7]李祖祥,胡永进,蒋为民. 无基质培育无土草坪的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140-142.

[8]孙晓刚. 草坪建植与养护[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4-25.

[9]刘加文. 南方草业大有可为[J]. 草业科学,2008,25(9):54-58.

[10]陈宝书,韩烈保. 草坪植物种子[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1]李祖祥,许俊彦,顾金炼,等. 海岸盐碱地改土植草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252-254.

[12]周兴元,刘南清. 草坪建植与养护[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13]张志国,李德伟. 现代草坪管理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7-48.

猜你喜欢

播种期播种量品种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品种选育彩版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种什么品种好?
种什么品种好?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
杂交籼稻气候适应性及播种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