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老人的红军路

2016-05-02全玉英钱鸿江

中国火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姜堰百岁老人战友

全玉英 钱鸿江

百岁老人的红军路

全玉英 钱鸿江

9月30日上午,革命老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镇中心小学的一群少先队员来到该镇一位百岁老人家中,他们向老人献上鲜花,簇拥在他的身边,静静地聆听这位老红军战士吴九成爷爷讲述80多年前红十四军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

吴九成1915年出生于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李庄吴家舍,1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家贫如洗,小九成靠沿途乞讨生活,被一大户人家清末秀才尤德甫收留。3年后, 16岁的吴九成,报名参加了红十四军。

吴九成机灵聪明,战斗中英勇杀敌,表现突出,很快被提拔为红十四军一师二团机动队队长,担负保护首长安全、武器保管等重任。

吴九成说,他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1930年4月16日的二打老户庄。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激烈。进攻从晚上9点发起,一直打到天亮。最后关头,军长何昆亲自上阵,操起一挺机枪猛扫,才攻下炮楼,不幸的是他身负重伤,抬下战场后光荣牺牲。军长的倒下更加激起了战士们的血性。吴九成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战斗,也奋不顾身地与战友们一起向敌人发起猛烈冲锋,终于打下了敌人的据点。吴九成也在首次战斗中负了伤。此后,吴九成先后参加了数十次战斗。有一次,在夜战中被敌人刺了一刀,战友们把他救了下来。由于缺医少药,不久后伤口感染化脓。战友们只得运用土方,用棉花灰替他敷吸,至今胸前还有当年留下的伤痕。

1930年秋参加的“八三黄桥总暴动”,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转折。由于敌强我弱,再加叛徒的出卖,暴动失败。敌人调动重兵对红十四军疯狂地围追堵截,形势十分严峻。中央军委决定,红十四军暂停活动,主要指挥员撤回上海和江西苏区,其他人员撤回江南或就地隐蔽,开展地下活动。吴九成带着5个战友来到收留他的秀才家,但被敌人发现追来。吴九成堵在前门,让战友们从后门逃走,趁敌人到后门抓人,他又机灵地从前门溜掉。这一别就是86年,6个人再也没有见面。

为躲避追捕,吴九成远走他乡,开始四处辗转,先后在靖江、上海学裁缝谋生。1940年,新四军渡江北上,苏北形势好转。1941年,离开11年的吴九成回到家乡,成家定居在现在的蒋垛镇。

返乡后,吴九成积极投身抗战之中。他利用裁缝手艺,秘密地为新四军做军衣,还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送情报。几次遇险,几次逃脱。

新中国成立后,吴九成一直想找寻红十四军,找寻并肩战斗的战友,重回这个革命的大家庭。他多次向姜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但由于战乱,红十四军的档案有的散失,有的被毁,有的被国民党军队带到台湾。当年的战友们也大都牺牲,没有人证物证,他的红军身份一直无法确认。无奈之下,他放弃了申请,但要找到部队的愿望从未湮灭。他把当年的战斗故事讲给儿孙们听,一年年,一代代,念念不忘。他讲当年的流血牺牲,讲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他要求子孙们好好学文化,好好做事情,要对得起先烈,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蒋垛中心小学成立“吴九成英雄中队”(图/薛春凤)

时间久了,政府不能确认,家人也对他是否当过红军将信将疑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孙子在网上看到一档有关红十四军的纪录片,其中许多情节以及军长、师长的名字与爷爷常常念叨的一模一样,家人才确信,老人确实当过红军。于是,儿孙们陪同吴九成来到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寻找当年红十四军的战斗足迹。一走进纪念馆,吴九成看到红十四军一师师长兼二团团长张世杰的遗像,立即激动地大喊:“这是我的团长!团长啊,我向你三鞠躬!”

在纪念馆里,吴老讲述的许多史实与历史记载的丝毫不差,他还放声唱起了红十四军的军歌:“工人和农民,少年先锋队,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尘封了86年的红军战士的战斗历史,老人在此刻鲜活地再现了。吴老的经历,引起了如皋、泰州两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多方查证,2016年8月11日,姜堰区人民政府发文,认定吴九成为红军失散人员。80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偿,吴九成也成了江苏省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的幸存者。

百岁老人,一部传奇,一段历史。聆听的师生们无不为之动容,对吴爷爷神奇曲折的革命生涯感到钦佩,为吴爷爷80多年苦苦追寻的愿望得以实现表示高兴和祝贺!

今年适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百岁老红军吴九成的传奇人生在姜堰引起了轰动。姜堰区关工委联合蒋垛镇党委开展“传承红军精神,做革命接班人”活动。他们和少先队员们一起来到吴九成家中拜望并慰问。蒋垛中心小学还把老英雄请进校园,见证132名一年级新生的入队仪式;校少先队队部决定成立以吴九成名字命名的“吴九成英雄中队”,聘请他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吴爷爷亲手为中队授旗,给新队员戴上红领巾,勉励大家要好好读书,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做红军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姜堰百岁老人战友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家庭农场在新模式中走出“新路子”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共享“悦”读之美南京图书馆向姜堰赠送图书设施
北京百岁老人突破千人
战友永在我心里
百岁老人
来生还要做战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