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一片红色热土
2016-05-02韩德力格尔齐亚光
韩德力格尔 齐亚光
蓝天下的一片红色热土
韩德力格尔 齐亚光
身穿民族特色服装的青少年,在嘎达梅林纪念碑前合影
科左中旗古称达尔罕旗,素有“科尔沁第一旗”之称,至今旗内聚居的蒙古族仍是全国县级区域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清代孝庄文皇后的故里,同时也是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家乡,并且涌现出一批革命先辈,著名的内蒙古骑兵二师十一团就是在科左中旗大队的基础上改编诞生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关工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典故和红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两史”教育,收到较好效果。
教育基地讲传统
为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更好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旗关工委首先从建立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抓起。2010年,旗关工委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筹建了一座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展厅张贴陈列了哈丰阿、阿思根、朱塔兴、色音巴雅尔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塑像、图片、文字介绍以及当年他们使用过的一些物品。通过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文史资料,让青少年了解革命家的光荣业绩和崇高精神,吸取精神力量,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党、爱祖国的热情。纪念馆自建立以来,每年都有大批青少年及党员干部到此参观,受到了深刻的党史和国史教育。
除了以上教育基地外,科左中旗还根据本地历史,在嘎达梅林牺牲处修建了嘎达梅林纪念碑。在宝龙山镇东侧修建了骑兵十一团纪念碑等教育基地,现在全旗共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每逢重要节点,当地关工委都要组织青少年到这些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举行入队入团宣誓仪式以及请“五老”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等。每年全旗都有2万多名青少年在这些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
“五老”报告显优势
80多岁的老军人李铭儒参加过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旗关工委请他到旗直机关和中小学校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另外,为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至5月中旬,旗关工委组织“五老”与旗委党校教师配合,组成4个党史宣讲团,分别深入到旗直学校及全旗12个苏木乡镇场,17所学校,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学两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共组织宣讲报告21场,直接听取报告人数6300多人,收到较好效果。苏木乡镇场关工委也组织了8个“五老”报告团,组织宣讲10场,有3000多人受到教育。珠日河牧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巴拉吉尼玛到珠日河中心小学为学生讲中国现代史上有突出贡献的名人简介。白音塔拉农场关工委副主任吕德祥、花胡硕苏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代铁山等“五老”,也都亲自到学校为学生作报告。“五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党史和国史教育,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形式多样重实效
开展党史和国史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开展“两史”教育以来,一些学校编写教材,把党史和国史教育内容融入历史、政治、语文课教材内容当中。宝龙山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韩雪晶与在这个学校支教的苏倡分别编写了“两史”教材,为学生上党史和国史讲座课。此外,各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板报、微信、微博以及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等形式进行“两史”教育。舍伯吐镇中心校“七一”前在校园内展出了24个版面的以“两史”教育为内容的板报。腰林毛都中心校规定各班级图书角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图书要占总图书量的50%以上,学校内的良好宣传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采用征文、演讲比赛、党史党建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两史”教育。为配合“两史”教育,今年以来,旗实验小学、旗蒙古族学校、保康中心校等11所学校相继开展了党史党建知识竞赛活动。旗蒙古族中学、腰林毛都中心校、保康二中、舍伯吐镇蒙中等8所学校开展了以“学‘两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活动。此外,保康镇中心校等一些学校还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前后开展校园艺术节“红歌”演唱会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中受到教育。
用文艺形式开展“两史”教育活动。宝龙山镇关工委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流动关工委”。今年以来,他们动员和组织退休的文艺爱好者,根据“两史”教育的内容,编排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十送红军”以及蒙语好来宝“民族团结颂”等一些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就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牧区、嘎查村、机关、学校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及青少年的欢迎。保康一中、舍伯吐蒙中等学校举办了“迎七一”“再唱赞歌献给党”主题文艺演出会,并且开展了“红色革命歌曲进校园”活动。前不久,由旗关工委、宗教局、教体局、团旗委联合举办了科左中旗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艺演出会。整台文艺演出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民族团结为主题,共17个节目,2个多小时,使广大青少年在观看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文艺节目中,得到教育、鼓舞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