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体育意识相关策略探讨
2016-04-29朱世友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现状堪忧,表现为对体育活动重要性以及相关知识认知的不到位以及对体育课程的情感消极,于此,教师需要完善教学策略,可以从丰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两个方面着手。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现状
1.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现状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体育课程重要性以及体育活动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结果如下(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
1)关于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知
表1 体育活动重要性认知统计
很重要可有可无没有必要
12%35%53%
由上可知,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持有轻视的态度,认为体育活动具有必要性的学生只有约10%,这说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认知,而且,有的学生即使认知到了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因为种种原因,也不能践行于实际。
2)关于体育活动相关知识的认知
表2 体育活动相关知识认知统计
相对熟悉一般不熟悉
11%28%61%
由上可知,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经过一年的课程之后,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深,相对熟悉的只有11%,这既说明了学生体育知识的薄弱,也说明了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低效。
2. 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现状
表3 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统计
喜欢一般不喜欢
6%27%67%
由上可知,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情感普遍消极,喜欢体育课程的学生不到10%。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致缺乏,也意味着体育课程教学面临困境。
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的相关策略
1. 丰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
1)深化学生对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知
加强学生认知体育的重要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在理论方面,教师主要是通过案例和数据比较,点明体育活动对身体和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在调节个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生理官能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在磨练个人的意志、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形成良好效果,这有利于淡化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的不必要性;在实践方面,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持续性体育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进行不间断地体育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体育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正向作用。
2)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相关知识进行了解
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及科学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对体育活动的两种认知:其一是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则性,无论是相对自由的体育活动也好,还是组织有序的体育比赛也好,皆具有一定的技术性与原则性,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体育活动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功用;其二是体育活动损伤具有可预防性与处理及时性,虽然进行体育活动可能造成损伤,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活动方式进行有效预防,在损伤之后,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置可以减少伤害。
2. 强化学生的体育活动情感
1)组织体育活动比赛,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或事物运动表现出心理倾向性,所以体育兴趣是个人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性。面对学生体育课程的情感不良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其中,组织体育活动相关比赛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学生切身参与中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性,这是利用学生的不服输心理,使用言语或物质激励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组织篮球比赛并进行合理评价,学生会进行彼此之间的对比,从而强化训练、激发热情。
2)实施开放型教学设计,减少学生的活动心理障碍
开放型教学设计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以减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抵触情绪,愉悦地进行活动。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目标的设计,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确定差别性课程目标,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课程目标设计时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自己的情况的建议,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活动目标,例如800米田径,不需要要求上所有学生在三分钟之内完成,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定不同的时长;其二是采用模糊标准进行成绩评定,并且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这也是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于此,要求教师改变现在的具体化活动标准,设定差距性评价结果,只进行优良中差的划分,并且这只占据活动评价标准的一半,另一半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努力程度进行评价,即评价学生的进步程度,也是运用优良中差的评价手段,二者综合起来作为学生体育活动的总体评价,仍以800米田径为例,一个学生在3分内完成为良,但如果这个学生是在以前5分的基础上提高的,教师需要进行努力程度为优的评价,综合起来为优良,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三是拓展活动内容,让学生可以有所选择,某些体育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引体向上、篮球等,个别学生三年体育课程下来可能都完不成一个,实现学生的臂力以及全身协调运动目标,也可以通过羽毛球这个体育项目来实现,学生对体育课程活动项目的选择,也是对自身活动能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