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南》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实践

2016-04-29李黄辉

知识文库 2016年11期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运用语言交流时,其人际交往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及理解能力都在提升。所以,要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幼儿与同伴、大人进行交流,给予其积极的回应。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小班语言活动《我们在一起》,是以“同城化教育”为背景,通过一首简单、有趣、温暖的儿歌,向我们展现了同城化教育中老师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快乐的生活。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引下的,现结合小班语言活动《我们在一起》教学案例中的教育实践,和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感受:

一、精心选材,紧扣同城主题。

本次教学活动为了契合同城化教育的主题,从儿歌内容到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我精心设计的,并且在试上的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如:一开始儿歌的题目是《幸福一家人》,但后来发现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成人对同城化教育的一种理解,而在孩子的心中是没有本地和外地之分的,孩子所感受和体验到的就是和同伴、老师在一起的那种快乐和美好。所以,我们又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将儿歌的名字改成了《我们在一起》。如:儿歌中开始的两句“你来了,我来了,我们大家都来了”,一开始设计的是“你也来这里,我也来这里”,通过试上,他们又发现句式过长,不适合小班幼儿朗诵,所以修改成了短句,这样既便于幼儿理解,又适合幼儿朗诵。由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教学内容的产生,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才能挖掘出其中的内涵。

二、巧设游戏,主动参与活动

我们发现,游戏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我还进行了精心的研磨。如:朗诵儿歌时的节奏和音调,听上去要富有弹性,这样,一下子就把幼儿吸引住了,我都经过了多次尝试和练习。如:我们还把儿歌编成了一个手指游戏,如:变只小鸡叽叽叽,变只小鸭嘎嘎嘎,其实这里的每一个手指动作,也都是经过精心思考和研磨的,充分地表现出了这首儿歌的趣味性。

三、过程自然,体现尊重融合。

1.尊重孩子的感受。《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所以,我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简约自然,没有更多的去体现形式的多样和花哨,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孩子的感受”上面。如:教师出示全家福,和幼儿交流“每天和同伴、和老师在一起做了哪些开心的事情?在一起生活的心情和感觉是怎么样的?”如:在学习儿歌中的“抱一抱,笑一笑”的句式时,同伴之间就相互拥抱,相视一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就在交流、拥抱和微笑的瞬间得到了升华。

2.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别。同城化教育也就是教育的同等和均衡。在活动中,教师能关注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之间的差别,并给予了尊重和肯定。如老师在应答“幼儿是来自哪个地方”这个问题时,使用了“xx地方风景可美了;xx地方有很多小吃呢!”等这些肯定的应答,表现出了对来自不同地方幼儿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给这些幼儿带来了自豪感和满足感。

3.尊重孩子的需要。生态课堂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其实也是课堂上孩子的切实需要。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满足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如让幼儿通过自主观察沙画图片,来理解儿歌内容;如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来确定朗诵儿歌的方式,如打节奏,动作表演儿歌等。另外,教师还满足了幼儿探究的需要。如提问“还可以变出哪些小动物呢?”鼓励孩子拓展思维,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创造性还可以通过对故事、儿歌等的学习和在表演过程中进行培养。在幼儿园活动和学习中,儿歌和故事是重要的组成,也是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结合讲故事和朗读儿歌,让幼儿在创编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根据幼儿的经验,丰富其说话的内容和想象的广度。

四、情感细腻,烘托和谐之爱。

1.师幼关系和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和表情亲切自然,师幼关系亲近,虽然是借班上课,但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却显得十分亲近,如:老师也要来和你们抱一抱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等语言,就像已经和孩子认识了很久一样。另外,教师在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表扬和鼓励,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还能把话说完整呢!让孩子在活动中始终充满了自信和激情,也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和幼儿之间流淌着暖暖的爱。

2.同伴关系亲密。教学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关系亲密,频频进行着良好的互动。如:相互笑一笑,抱一抱,一起来做变一变的游戏。如:我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很开心的,搭积木很开心的,还有……也很开心的,其中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一斑。由此,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地域之分的,如果我们的同城化教育也能秉承这份童心,将来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在幼儿园的日常语言教学中,只要把握住幼儿学习的心理,就能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热情,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在孩子们的心中点亮一盏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