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教学运行管理

2016-04-29孙晶婧

知识文库 2016年11期

教学运行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理念、方式和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教学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教学运行管理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资源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保证教学工作平稳运行的管理过程。一般来说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课表编制、考试的安排、成绩管理等多个方面。

由于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事项琐碎复杂,且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一直将如何加强教学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当做重中之重的问题。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已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但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使教学运行管理不仅仅停留在维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而向更高效、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加强教学运行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人为本,加强沟通,树立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强调在信任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主要表现为坚持以师生为本。在管理工作中应不断完善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自主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方式进行学习,实现素质教育。

要做到以人为本,管理部门既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也要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应更多地让师生参与到管理与决策的过程中来,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建立基于师生的教学互动平台,以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教学工作做适当调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管理人员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尽力为师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良性教学环境,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服务于师生。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教风、学风,鼓励传播正能量,让校园充满生机,从而保证教书育人的目的,为社会输送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二、转变管理观念及方式,改进管理模式

1、要职责清晰,明确责任。

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还残留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观念,各个部门职责不清晰,教学运行工作流程冗长繁琐且不甚明确。

基于上述问题,之后要努力改进:工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减少重复和扯皮。可以建立流程图,悬挂于墙,分工责任一目了然;要逐步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效率,为师生提供准确便利的服务。

2、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教务系统在教学运行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套完备的系统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在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由于各岗位间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各司其职,若缺乏对工作信息的及时、充分的沟通,有时会造成管理人员无意义地进行重复工作。

因此,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务系统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做到在系统中资源共享,掌握最新的工作信息,将繁琐的细节工作全部挪入系统管理,减少出现纰漏的机会,使管理更加统一、规范。

3、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

我国高校教学决策模式一般是自上而下,各学院直接面对教学运行管理的主体,也就是师生,但相比学校和教务处管理权要小很多。目前的决策模式层级多、流程长,不仅容易产生执行滞后、信息缺失,教务处也容易陷入繁杂的管理细节中,导致宏观规划指导能力下降,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应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将学校和教务处的位置更多的摆在宏观的制度制定、工作指导上,下放更多权力给学院,由学院处理大部分细节的管理工作,并且允许学院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既将学校和教务处从繁杂的琐事中解放出来以放眼全局,也将庞大的工作量分化,同时给了学院更多自主权,缩短办事时长,提高效率。

三、凸显服务色彩,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

全面系统的教学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工作规范化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够给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确切的标准和依据。教学运行管理部门应适当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1、在建立健全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时,仍要坚持以师生为本,要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管理制度要做到与时俱进,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不断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确保其时效性和可行性。

2、要进一步梳理制度流程,每一个制度都要有相应的流程,每一个流程控制点都要明确责任人,并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制度流程操作,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建立相适应的考核机制,每年组织自查和互查,有监督有落实,逐步形成常态化管理。

3、要坚持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制度的建设要本着服务的理念。如,进一步建立学习顾问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业的指导;进一步健全学习信息服务制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改革教学资源使用制度,使之跟上教学管理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建立教育沟通制度,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