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策略
2016-04-29王月娥
目前,学校的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千千万万父母时刻关注的是孩子的安全。这不但给学校的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校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学安全工作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随着一系列校园惨案的不断发生,促使全社会开始普遍关注学校的安全工作,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安全也十分担忧。因此,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学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做好,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1.影响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1.1社会转型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往往都会呈现出巨大的落差。所以,一部分的自我内心平衡很难实现,再加上一些机构对这些人员的疏导工作不够到位,最终促使校园案件频频发生。正是因为校园案件的不断增多,使得学校开展教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影响,令千千万万的家长十分担忧自己孩子的安全。
1.2自然灾害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近些年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越来越疯狂,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以及泥石流等等,都给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甚至还对校园内的师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3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户外活动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
在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以及户外活动的时候,由于学校组织活动的方式不够恰当,缺少详细的安排以及预案,最终促使一些校园安全事件发生。除此之外,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意外受伤的情况。
1.4校园内的偶发事件引起的校园安全事件
学生在学校也常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故,例如:意外地撞伤、受伤以及文具或者体育器械给学生造成了伤害等等。
1.5教师体罚以及变相体罚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
由于一部分的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比较低下,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宽容和理解,常常会以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方式,对学生造成一些伤害。除此之外,由于学校管理措施不恰当,或者一些失误情况,都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与影响。
2.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因此,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的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等等,都充分地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特别是近些年以来,由于校园伤害案件频频发生,使得国家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领导力度大大加强,严格要求学校应该将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详细来说,要想将小学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实到位,需要将以下几点工作落实做好:
2.1关注细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所以,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是十分淡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的小学生对用电安全以及用火安全知识不够了解;是小学生在出行过程中,对交通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进而使得一些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三是由于小学生经常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所以,对于外界社会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因此,他们自身的是非辨别能力是比较差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常常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加以利用。所以,对于小学学校的所有工作来说,安全工作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特别是要将班级安全工作落实做好。对于每一位班主任来说,首先自身应该树立为每一位小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帮助小学生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对小学生的自救能力以及自护能力加以培养。只有做到这些,危害小学生人身安全的不安全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消除。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将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关注每一个细节,善于在生活细节中将安全教育的素材挖掘出来。除此之外,还应该常常教导小学生在上学以及放学的路上,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周围车辆以及危险建筑尽量不要靠近。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安排一些小小安全员,使得他们对自身的职责加以明确,从而将自己的义务能够做好。对于每一位在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安全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小学生之间不能相互推搡,不能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要注意秩序,不能玩耍一些尖锐的器具,不能乱抛物品等等。在小学生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小学生多做一些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的活动,例如:跳绳以及踢毽子等等。因此,只要每一位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乏安全教育的素材的,要注意各个细节,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而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2.2重视体验,不断增长小学生的安全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其在上学的路上、放学的路上、课间、课内,还是在校园外或者校园内,安全隐患时随时随地都存在的。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在以下纪念日开展的,所以,小学生体验安全教育活动的机会是十分缺少的。而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时刻在警示着我们,学校不但要为小学生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健康和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对小学生的自卫能力以及自救能力积极培养。因此,体验对小学生增强自卫以及自救能力十分有效。如果教师仅仅只是训斥小学生,却不能让小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那么,小学生也不会真正形成自我保护能力。所以,在对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细节,要让小学生对自我保护的过程有所了解,同时,不断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技能。例如,在小学生不小心划破手指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效运用这一机会,教会学生如何简单地处理这些小伤,并且引导小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只有小学生在切身感受自救以及互救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增长自身的安全知识,并且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自救能力。天灾以及意外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我们能对这些天灾或者意外伤害加以合理地预防与处理,并且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小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就能逐步增长自身的安全知识,从而将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进而更好地实现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
2.3群策群力,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平台
对于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来说,并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就能完成的,更加需要大家的相互合作与支持。因此,只有将学生各个部门之间、科任教师之间以及家长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了,才能将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加以落实。例如:如果任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小学生言行以及情绪的仔细观察,一旦发现他们有反常情绪或者异常行为的时候,就应该与班主任及时联系。除此之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应该相互关心和帮助,在相互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某位小学生存在着异常行为,就应该及时向老师报告,并且教师要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另外,将一些安全教育平台及时搭建也是十分必要的。正是通过主题班会、绘画以及手抄报等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对安全教育有一个系统地学习与了解,从而将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自救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2.4善待学生,逐步创建良好的安全心理环境
如果不能对小学生有很好的了解,那么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必然是盲目的。如果不能对小学生加以尊重,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必然是专制的。如果不能给予小学生充分地信任,那么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必然是错误的。就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逆反心理很强,所以,要求班主任要对每一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加以尊重,对不同性质的安全问题加以恰当地对待与正确地处理。特别是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集体活动,班主任要从小学生实际参与情况出发,不能片面地强调小学生要出成绩。特别是班主任,应该仔细分析本班级的情况,将班级特色及时发现,善于发现小学生的特长,为其尽可能地营造发展的机会与条件。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只有关注每一个细节,不断加强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活动,并且善于营造其发展的机会,才能确保小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