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6-04-29谭天

知识文库 2016年11期

作文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作文选材在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写作的视野,还影响作文的质量。在本文中,笔者论述了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和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挖掘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希望笔者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作文材料的来源

1、做生活有心人,从生活中寻找

学生们也不是孤立的生活在社会中,一些作文材料他们还是能找到的,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相关的作文材料。比如,学生可以从学校中寻找、可以从家庭中寻找、可以从社会中寻找。不过寻找的这些材料最好是自己经历的,或是亲眼所见的,只有这样的作文材料才能使作文内容更真实。

2、做阅读有心人,从阅读中挖掘

如果学生们的生活经历比较少,那么作文素材就只能从阅读中找寻了。在历史中找寻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在文学作品中找寻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在报纸和报刊中找寻人物及故事,在语文教材中找寻写作的方法等。但是现在学生们的阅读量比较少,那么在语文文本中找寻写作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从阅读中挖掘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

1、学习课文的写法,模仿课文进行作文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课文,这些经典的课文又有很多经典的语段,这些语段写景生动传神,写人栩栩如生;有的结构顺序明了,有的形式严谨优美。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素材,教给学生一些模仿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语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进行仿写了。不过在仿写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首先明确告诉学生要抓住景物主要特点,从不同角度或者是视觉或者是听觉等方面来写景。其次,提醒学生要注意写景的顺序,并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由整体写到局部;如果是具体描写中还要注意从植物到动物、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等顺序的安排。最后,提醒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变得形象生动,有感有情。

我们看一个优秀的学生的写作实例:不必说春芽破土的鹅黄,夏野翻涌的绿浪,秋林果蔬的红香,冬雪琼枝的清凉;也不必说俊鸟在枝丫间长鸣,游鱼在水中嬉戏,此起彼伏的蛙声直钻耳鼓。单是村边潺潺的小河两岸,就有无限趣味。

2、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充实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以迁移到学生的写作中去的,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诗词中的一些内容,在文言文中我们一般会把作者的一些特殊经历讲给学生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们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来了解文本,还希望学生们能将这部分拓展的内容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中,以充实作文的内容。对于一些古诗词,学生如果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写作中,不仅能使文章增色,还能彰显自身的写作水平。

比如,笔者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把苏轼的主要经历为学生进行讲解了: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随后他被流放至湖北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写于他被贬黄州的第四年,面对月色美景,他百感交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一起涌上心头。在一次关于“善待逆境”的练笔写作中有的学生就巧妙的将这些内容进行了一个整合,这位学生是这样写的:苏轼虽然一生风雨,一生坎坷。但是,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是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

要想让学生们在写作中能将这些文本内容进行恰当的运用,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内容进行灵活的改编、拓展和运用。

3、对课文进行分类,形成素材网络

初中语文所教授的大致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要想让学生能在写作中将这些内容信手拈来,就要让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分类。关于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教师不必强求学生都按自己的想法分类,如果有的学生善于写记叙文,那就对记叙文进行分类,可以按写人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写事的进行分类。

笔者的一个学生很擅长写说明文,为了使自己的写作条理更清晰,她把所学过的说明文里的涉及说明顺序的段落都进行了整理。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她总结的很全面。在一次连笔中,她是这样写的:站在教室门口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室的正前方挂着一块大黑板,黑板上方张贴着庄严的五星红旗图案,黑板前的讲台上放着粉笔、教鞭和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讲台旁是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讲台对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七排课桌椅。教室后墙正中,是凝聚着班级集体智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板报。紧挨着后墙的书柜中收藏了我们喜欢看的各类图书,有《红楼梦》、《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等。教室左右墙壁上挂着《作文风采展示》、《中学生守则》等展板,这些展板图文并茂,时刻激励着我们刻苦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教室上方,悬挂着8盏日光灯和4台电风扇,它们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光明和凉爽。小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清晰的说明文来,不仅在于她模仿了《故宫博物院》中介绍太和殿内部设施的段落,还在于她平时细心的分类和整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