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4-29杨春伟

知识文库 2016年11期

数学是一门魅力与枯燥同时存在的学科,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消除数学枯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掘,课堂的活跃,教师欣赏的目光,课件的精美,数学故事、文化的插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生活中,教师情感的投入,对孩子的关心,心灵的交流,让他们喜欢你,从而喜欢你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培养兴趣,促进思维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

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二、课件的精美,充分利用数学故事、文化,吸引学生

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捕捉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知识,它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双方互动”的单一模式,使课堂丰富起来、丰满起来,是一种“立体”的教育方式。

一堂课,如何一下就把学生吸引过来,当然是老师精美的课件。针对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制作出符合本年级学生心里年龄的课件。例如:学习图形变换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变换功能,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勾股树;在学习平方差公式的时候,可以插入庄园主与老汉的故事。在课件中,使用多姿多彩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音乐、真实动人的电影剪辑、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等,将单调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文形式,加大了信息量,而且直观可感,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既学到了知识,又很轻松。

三、课堂的活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是课堂的主宰者。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全身心投入课堂和参与实践。新知的探究、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都应该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多角度、多方位地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探索、猜想、证明”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或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即使学生的思路并非最佳或是走了弯路,但这毕竟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探究的过程往往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理解性的掌握知识。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

四、营造有爱,有情感的课堂气氛,培养兴趣

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爱学生,要了解学生。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爱学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如果教师对学生 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教师用欣赏的目光给予他们力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师爱 。因为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没有爱,便不可赢得孩子的心。事实证明,一个被教师所喜爱的学生,常常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五、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总之,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较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建议性的启发,更多地让学生来主宰课堂,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挥。学生在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这样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