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方法 追求高效课堂
2016-04-29许勇和
努力追求高效率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要求学生的学习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到学习技能。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发挥充分的指导作用,把学习主动权大胆交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成长,人人主动参与,人人获得进步,闪现人生活力、洋溢师生和谐之情的课堂。那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对数学深感枯燥乏味。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与方法,探究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够有效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领略到学习数学的迷人风光,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初始状态”,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都应该适合学生“初始状态”的原则。上课伊始,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猪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学生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很自然就进入到赞新的探索境界。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问题是探索的最重要、最珍贵的材料,悬念自然是可以促使探索的调味剂。教师要做到正确提出让学生立即可以引发思考的问题,创设富有悬念性的情境,及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如教学“年、月、日”这个内容时,引入新课的形式是这样:“同学们,你们乐意过生日吗?”学生纷纷回答:“喜欢!”“小张同学,你现在几岁呢?过了多少个生日呢?”看学生的回答有些唐突,教师补充说:“一般你有几岁,就有几个生日,可是小张同学满12岁时,却只有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会如此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油然而生了求知欲望,这样也很自然可以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热情也就可以贯穿于整堂的数学课。
三、提供学习舞台,促进合作交流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为学生提供可以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阵地和机会,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的最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方法,从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对这些小组有计划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将数学学习的时间、空间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高矮比较”这课,可以适当安排小组活动: 4人为一组,比比高矮。要求学生想想,怎样比才能快且好,再小组商量商量,商量好再进行比一比高矮。最后小组归纳出几种比高矮的方案:组a:两人与两人比。组b:1人与3人逐个比。组c:站成一排比。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后,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学生自然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学生也体验到了要学会主动跟他人配合,也学到了分工能力,懂得了协作精神。
四、创造实践机会,引导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动手操作,学习数学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以及主动参与,才能最有效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合理训练学生智能素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内容,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长乘以宽的积?长、宽、面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摆面积单位学具的方法,来计算出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再诱导计算长方形书桌或更大面积的长方形,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操作:用1c㎡的正方形12个,拼成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可以有多少种拼法。学生动手操作之后,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拼成图形的长4㎝,宽3㎝,面积跟原来的图形一模一样,依然是12 c㎡;有的学生是用长6㎝,宽2㎝的图形拼成的面积是12 c㎡;有的学生是用长12㎝,宽1㎝的图形拼成的面积也是12 c㎡;有的学生发现只要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都与原来的一样;有的学生发现用长的个数以宽的个数相乘得数,也就是拼出的这个长方形面积;有的学生很快明白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在积极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昂,能掌握知识,又能获得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能力。
五、开展有趣活动,促进主动参与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必须以兴趣的背景。兴趣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能维持学生长时间参与学习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隵兴趣,调起积极性,诱发积极思维。例如教“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师生一起拍打∣×××∣×××∣的节奏,在拍手过程中,教师示意停下,发出感叹:同学拍打的节奏不但整齐而且动听,按这样的节奏我们可以重复地拍,像那样的节奏,而在某些数字也是这样按这样顺序依次重复出现,叫循环小数。教师有意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在拍手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愉快的学习体验,感受到了数字的美妙,自然便喜欢上了数学,在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下,促进了学生再进一步去思考数学问题,做到了情感的转化,成为了学习兴趣,兴趣成了学习的动驱力,变要我学为我想学。
总之,高效课堂是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也是最为理想的教学实践模式之一。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激活探究学习思维。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丰实、理想、高效的课堂,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