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思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9何灵
“导读思练写”模式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该方式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要通过有效的应用“导读思练写”模式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锻炼中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对“导读思练写”模式在教学《第一场雪》为例进行论述,以确保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导”是该模式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高效课堂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第一场雪》这节课的导入环节中,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直观的导入中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使学生找到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点。之后,在多媒体结束播放后,我组织学生对“雪的印象”这一话题进行交流,并以一句“我们来看看作者笔下的第一场雪是怎样的好吗?”这样的导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推动学生积极地走进语文课堂,进而,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迈好第一步。
“读”是该模式应用的第二步,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环节,也是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重要方面。所以,为了改变以往“读汉字”的方式,也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时,我组织学生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如:
(1)下雪前的天气是怎样的?
(2)下雪后呈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3)文本中作者抓住了哪些特点来描写第一场雪的?
……
组织学生带着上述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思”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阅读文本后有什么感悟,对“雪”有没有新的认识?
文本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集思广益,彼此都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就能在意见汇总中总结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和自主交流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所掌握,进而,为提高本节课的语文教学质量做好保障工作。当然,除了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解读,比如: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
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
组织学生在思考的环节对文本中这些句子进行解读,思考这些句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比如:有学生说:“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还有学生说:“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句话写出雪后景色的美。
……
鼓励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练”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后所要进行的环节,该环节的存在一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有效环节。所以,在本节课的“练”环节,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了解答,如:(1)课文是按下雪前、()、()、()顺序写的。
(2)下雪前天气变化过程是:前些天(),昨天清早(),中午(),下午(),黄昏()。
……
组织学生对这些练习题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做出贡献。
最后,“写”这一环节是该模式的最后一环节,也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最有效的一环节。所以,在本节课的该环节中,我组织学生以“雪”为话题自主写一篇文章,自主表达自己对“雪”的认识,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写景散文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可以看出,“导读思练写”模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展现课程的价值,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