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校教学实践研究
2016-04-29南贺胡琪波冯质雷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高校学生党校的实践教学是高校学生党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由高校党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的,因此,高校学生党校教学应将实践教学纳入其课程教学的体系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一、高校党校教育与相关理论研究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理论阵地,是党唯一以自己的名称主办并以直接弘扬自己根本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唯一学校。虽然高校党校直接目的是满足发展党员对要求入党者进行理论教育的需要而采取的教育形式,但其开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应运面生,亦即实施党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坚定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
将高校党校教育作为文化素质课,融入高校主流教育体系,使高校党校教育的地位性质作用被进一步得到认同。党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性质、纲领、任务、目标和党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党的纪律等条件,使学员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高校党校在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体系、工作载体、教学管理等方面,极大地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推动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高校学生党组织在成为贯彻党校教育重要精神和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上取得新进展,战斗堡全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
二、高校党校教育中推行实践教学的途径
(1)设置合理课时
党校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脱产培训,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连贯的过程,学校一级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这也能解决党校课时少的问题,例如1994 年开始,清华大学党校就设立党的知识概论课,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讲绎,让这门课发展为每年选课人数最多的人文社科类限选课,2003 年北京建工学院也把党的基本知识理论课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纳入选修课,使得党校教育作为一门大学课程活跃在大学课程体系中,针对党课上课人数太多的问题,随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校也应当更加注重培训质量,严格控制每期培训人数,确保培训效果。此外,二级党校可以从日常的培训着手,多举办党员与党员之间,党组与党组之间的座谈活动等,不断对学员进行再教育,以避免培训断层的出现。
(2)运用多样形式
教学形式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紧随当前的社会发展,党校教学形式也要与时俱进,要使单一的集体教学向多种教学形式转变,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才能转变学员对党课教育的认识,增强党课对学员的新鲜感和新引力。首先,党校应该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我校党校开展的专题讲座、小组分班讨论,观看优秀党员事迹,与老党员座谈,师生答疑、演讲辩论、网上党校等多种形式,通过专题讲座了解党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小组分班讨论端正入党动机,通过观看优秀党员事迹与老党员座谈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通过师生答疑解决自身存在的困惑,通过演讲辩论加深对党的认识;其次,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建立网上党校,当前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因此,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兴趣,传统的讲课形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网上党校则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增强了党课的灵活性,可以在网上发布授课信息、进行相关资料检索,上传优秀讲师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讲课视频、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视频及党的发展历史的电影纪录片等,让学员能随时随地在图文并茂、叙述感强烈、震撼人心的画面中接受熏陶及再教育,从而进一步巩固党校教育。
(3)增加实践活动
调查研究证明,实践活动是增强教学感染力最有效的形式,针对当前高校缺少实践活动的问题,高校党校应当适当增加实践活动,开展学生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为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如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调研、义务劳动等。对实践活动,也应该有分层次的针对性,例如对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引领重走长征路等革命教育主体活动,让入党积极分子充分体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善高校党校入党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对预备党员及党员应当多开展走基层与其他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诸如开展红色一加一活动,采取学生党支部与基层党支部对接的方式,带领党员深入基层,了解农村生活,为村民排忧解难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建设。
(4)全面系统考核
高校党校对学员的评价不能以一张试卷作为考核的标准,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无法客观的呈现学员在教学培训中有无收获。党课结业证书只能代表完成党课培训的课程内容,而不能代表学有所成从而顺利进入党组织的通行证。所以,在考核方面,高校党校应当重视学员的理论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程度,从而多方面结合做出综合评价。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多方面考核,如我校就采取了全面考核的方法,通过对的课堂笔记进行回收情况,能得出学员是否在日常课堂认真听讲,通过结课后心得体会的书写情况,能得出学员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动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填写情况,能分析学员真实的情况和想法,经过这样的多方面结合,才能客观的衡量出学员的培训情况。
本文为2015年度辽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党校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GXDJ2015-D0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