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9刘玉宇

知识文库 2016年11期

合作学习具有互助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彼此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本文就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改进与创新。其中合作学习成为其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逐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合理建立学习小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时,首先应注意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从而保证各小组整体水平均衡,保证语文教学可以顺利进行。而在为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时,首先教师应从各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然后,在各小组中选出小组长。另外,应注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学生调整小组。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全面了解学生。为了解学生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接触,然后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情况、性格、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按3~5人为一小组,尽量保证小组的平均学习水平相同,各小组间男女均衡,性格互补,采用这样的分组方法,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然后,教师可以在每组中选出一个成绩相对优异,性格外向的学生做该组的小组长,辅助教师布置的任务顺利进行。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会议,引导各小组组长注意明确组员的分工,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学习情况。然后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为学生调换小组,保证合作学生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率。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效性。因此,在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通过小组竞争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为小组布置预习任务,如:预习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每小组制作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头像;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小组之间互相提问听写等。通过布置集体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度。然后,教师在讲完课堂内容后,可以再次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各小组带上之前做好的陶罐与铁罐的头像,分角色扮演陶罐和铁罐,将课文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现。”通过这样的方法,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在课前将学生分好小组,然后让各小组间通过回答问题、表演节目、课堂表现情况等进行竞争,教师在下课前评出表现最好的一组,给予适当的奖励,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活跃小学语文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利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①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②在实践中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小组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你们除夕是怎么过的,天气那么冷为什么小女孩还要去卖火柴?”,“文中出现两个“幸福”,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你们身边,你们应该如何帮助她”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然后通过分析,找出并统一一个小组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彼此不同想法时,使不同的思想能够发生碰撞,并且最终能够融合。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阅读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阅读,阅读方式不限,用这样的形式增进学生间的默契。又如:辩论赛,教师给出一个辩论话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手机查阅资料,写出辩论稿,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辩论比。用这样的方式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然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多种实践增强学生间的有效交流,培养学生间的感情。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