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探索

2016-04-29张昭楠

知识文库 2016年11期

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强调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教学活动中的职业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就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性等问题进行一些教学探索。

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可见开设教师口语课程的必要性和实践性。以下就针对教学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究总结。

第一,钻研教材,取众书所长。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线索,才能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讲清楚一个知识点,有时候仅参照一本教材是不够的。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中一般交际口语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部分,其中教学口语、教育口语、交际口语的训练又涉及其他学科。“教师口语……是在一定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重在培养学生在将来的教育岗位上口语运用能力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程”。陈帼眉主编的《幼儿心理学》、阿戴尔·费伯和伊莱恩·梅兹立希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书籍也可以作为辅助参考。

第二,案例导入,情境中教学。

教师口语训练实践性强的特征,决定了需要丰富的案例支撑教学活动。而案例有时就来源于现实教学。比如,在教学口语训练一章中,涉及到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等内容。在导入语一节,可以先准备比较常规的直入式导入语,简明扼要的介绍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再用一个提问交流式的导入语,让学生比较到底哪种导入语更能吸引学生,这样学生感受深刻,而且积极性较高。后来讲到批评语和表扬语的时候,可常采用案例导入的方式,让他们在听故事中了解今天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导入,让课堂氛围一开始就很活跃、融洽,后面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比较好调动起来。

教育口语也是教师口语的一大部分,怎样和幼儿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说服、激励、表扬、批评等也是比较考验技巧和经验的。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才能让学生理解掌握。而此时的现实教学情境就不再适用了,只能去书上搜寻各种课堂实例。在教学中,先讲述具体案例,让学生来回答应对措施,然后引导启发出更多的回答,这时再说出处理方案,最后让他们来分析案例中老师这么做的原因。这种通过具体教学情境分析和对比讨论的方法,学生虽未亲历幼儿课堂,但对于幼儿教学情境和一些常规事件也有了简单的解决思路。

第三,学生为主,多样化的练。

教师口语课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性,相比教师的理论指导和课堂示范,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练”。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女生数量多,有的同学性格羞涩,有的普通话带乡音,一开始在课堂模拟训练中比较被动。刚开始,需要教师示范的多,理论讲的多,但是学生会不大爱听。较好的方法如: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说,教师评;学生说,学生评;教师说,学生评;分组互练,合练,相互评;两人对练,相互评等。这样让学生从羞于启齿到勇于启齿、乐于启齿。需要注意的是,在点评过程中,对于个性比较敏感的学生,以鼓励为主,稍加点拨,久而久之她们也树立了信心,开始积极发言了。而对于外向灵活的学生,点评比较直切要害,稍加引导就能领悟,进步也相对较快。

学生们习惯了公开场合大胆讲话之后,独白体会话训练部分中的讲故事和演讲训练,以及后面的导入语、讲解语训练,大多数学生在讲台上都能落落大方,口齿清晰的表述。尤其是讲故事训练,要求语言要绘声绘色,并且配合肢体语言,学生们因为已熟悉训练情境,表演时比较自然,效果较好。

第四,视频教学,现代技术介入。

学习都先从模仿开始,教师口语的训练也同样离不开模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学生们没有去幼儿园实习过,对于幼儿教学也是充满了好奇,所以观看视频的兴致也很高。除了教学视频,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纪录片也适合给学生们观看。

视频教学是比较新颖、立体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一定弊端。比如有的学生就是像看电影一样悠闲的欣赏,而不会从中反思学习。尤其是理论知识讲完后再统一播放影片,效果大打折扣。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将看影音资料、讨论、练习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加入必要的点拨,效果会比较好。

教无常法,教学相长,学生在变化,时代也有新的要求,因此教学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