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基础教育与实训教学的融合对策
2016-04-29黄盛威
众所周知,中职院校就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技工人才,这就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进行理论宣讲,我们还要设置很对象的实训课,以理论为辅助,以项目实战为主导,让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目前,中职教育受到国家的广泛重视,针对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优势化发展,本文提出了基础教育与实训教学的融合策略,并从具体的方向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内容。
1.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融合基础
当前,中职《电工技能》等相关电工基础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有融合基础。2014年《电工基础》教学的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布线配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具体的要求与电工的职业标准情况是相符合的,目前企业对职业标准的要求就是要求职工有解决电器等问题的基本能力,并能够灵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这两方面的相符合性来讲,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与实训教学有融合的基础,基于此中职学校要完善学校的实训条件,依据职业教育之中的实训服务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提出“理论为实训服务”的指导思想,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的把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操作技能等传递给学生,从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去考虑;让学生去创造设计提高其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职教育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加强对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助于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 中职教育中基础教育与实训教学的融合对策
2.1 课堂教学融合实现融合路径
2.1.1课堂上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电工基础知识的教学要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就必须要在课堂上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在任务布置的方面就有启发学生的作用。例如:在讲电的应用时,教师先给学生列举电路障碍的普遍现象,然后提出任务“同学们你们能够说明这些故障内容存在的原因和维修要点吗?”这样的任务内容结合了生活实际,同时又有较为明确的任务内容,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很有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其中,开展实际操作,避免了学生没有目的地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将一些导线接来接去,不知道自己的实际操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设问方式作示范,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训。例如:在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电路的实训中,先设问,电路中总电压与电阻、各支路电压有什么数量关系呢?学生猜想后再反问;为什么总电压不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呢?这些问题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更深刻地产生学习兴趣。总之,在实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兴趣引入,恰当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巡回指导法等方法,注重激发兴趣。
2.1.2知识传授过程中重视因材施教
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要考虑到因材施教,因为中职学生的能力表现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实训融合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采用学生分层、分阶段的实训,使每个学生能在实训中各有所得,发挥各自的潜能,例如:低压电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可以设置合作学习内容安装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最终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实训环节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应用环节,教师的作用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述及演示,之后的实践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其次,在维修电工实训中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生产一线所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完成后,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实训项目,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考核。总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单纯的理论教学向实训教学发展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训课程设计与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由传统的理论教学向实际动手的实训教学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师生互动模式转变。
2.1.3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效果
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复杂教学,提升实训教学的实际效果。多媒体教学的辅助设备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科技教学为依据的,让师生共同在课堂教学之中进入了信息时代,为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性成果。如:《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的连接》实训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电气原理 “按下SB3→KM1线圈得电→KM1主触头闭合→电机正转。按下SB2→KM2线圈得电→KM2主触头闭合→电机反转。按下SB1电机停止”的过程。又如:《电工基础》的教学中,“磁力线”的教学,在投影器上的演示就优于制作课件;再如“自动空气开关”的教学,拿一个自动空气开关实物拆开、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来讲解它的构造。这样学生的理解更为简单,可以说这样的设置将电工电子多媒体教学平台积极地构建了起来,实现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使用的智能化和协作化,从而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新颖的环境和工具。
2.1.4实训小结提升融合效果
在中职教育中电工基础教育内容之中,教师要强调对实训小结的整理和探索,因为实训小结能够全面提升教育与实训融合的效果。实训小结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准确概括提示知识的本质属性的小结必定能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根据课堂小结这个概括复习旧知可以纲举目张、 事半功倍。具体的小结要求教师回顾一堂课从头至尾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合理评价老师的思路,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再行概括一遍,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以使知识结构融会贯通。
2.2中职院校建设提供融合基础
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工基础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完美融合,中职院校建设必须提供相应的教学基础。首先,中职院校要针对电工基础的就业方向,加强企业和市场调研,紧跟电气技术发展步伐,根据目前电工实训教学具体情况,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多家企业和电器元件市场,对目前生产一线使用的有关电气类的实训设备和所需元器件进行详细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的内容设置实训材料和具体的实训任务获得内容等,确保实训不是无目的的行为,而是为企业培养合理的人才。其次,要建设更为有效的电工实训基地,先建设学生学习的实训基地,投入场地和更为先进有效的实训设备,接下来要与电工的职业资格认证中心相结合,实训基地依托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社会计算机工种的中级工和高级工鉴定任务,并成为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最后,又条件的职业院校要构建更为先进的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投入高额资金,并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形成实训基地的教学与就业引导的辐射作用。
2.3师资力量培养提高融合效果
实训教学的融合离不开电工基础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的培养,首先,校方要加强对教师理论知识的培养,让教师能够轮岗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等,进而更好地开展知识教学内容。同时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沟通,提升教师的操作能力,还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民主意识。
本文是笔者集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在中职电工教学中将基础教育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的几点建议。综上所述,中职电工专业就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技工人才,将来市场上需要的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人才。因此,电工教学要注重基础教育与实训教学的融合,要重视在课堂环节之中实训全面融合,推广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融合基础,借助师资力量培养提高教学融合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们理论结合实践,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