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管理教学内涵与特色建设的研究
2016-04-29闫洁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型,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外事管理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事服务、国际会展、境外旅游、外事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如何能把企业的需求与教学内容更好衔接,提升教学质量,突显专业的特色,更好地促进外事管理教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事行业研究报告对外事管理相关行业发展的指导
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将大力吸引国际组织,提高国际机构的积聚程度;为社会、企业和民间的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它们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并不断提升北京承办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的能力。而这些举措也必将带动外事管理相关行业如外事服务、国际会议展览、境外旅游、外事培训教育、涉外饭店等的迅速发展。
二、外事管理教学标准的特色与创新
(一) 外事管理教学建设与深化改革的方向
在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点放在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此同时,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教发[2014]6 号),力求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而使得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面向市场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二)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度对接
在制订教学标准时,需要充分深入了行业、企业、学校,使得标准的制定融合行业职业标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学校教学实际,同时兼顾专业领域的新信息和新内容,从而最终实现行业与学校的深度对接。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外事管理岗位的分析,围绕外事这一特定职业活动中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设置课程,突出专业定位,构建专业模式,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吸收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反映专业建设规律
在专业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校内培训与校外实训基地充分结合,深化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强化职业资格认证等职业技能。建立“课程与工作任务结合、课堂与技能结合、教学与情境结合、实训与岗位结合”的教学模式, 建议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案例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微课慕课等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特色。
(四)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教学做一体化,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实训和实践的教学环节,突出职教特色,并按《高职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岗位技能考核的要求,不断优化实训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顺利获得全国职场英语等级证书与语言类证书,完成本专业的多证书要求。在教学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超过1:1,从而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和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知识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引入基本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而非繁冗复杂的理论。
三、外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措施
(一)培养“语言+外事+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是高等职业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专业知识是基础,技能培养是关键,语言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基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从而形成应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良好双语沟通能力,扎实掌握外事管理基本理论,能高效完成外事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日益深化,充分利用并充分利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数字实验室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语言教学辅助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引入先进教学模式。将任务驱动、CDIO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引导教学理念的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学习更具主动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
突出学校办学水平与特色,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构建一支创新型的专业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结构优化、技能互补、素质精良、协作沟通,有利于教师自我发现、自我拓展并从而关注专业兴趣,实现个性化成长。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形成设备和人才资源的有效凝聚,形成具有特色的团队,共同协作完成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深化,在培养团队的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产生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成果,从而体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独特的魅力。
四、结束语
基于高职外事管理教学的特点,构建“语言+外事+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研究;通过打破传统的教学队伍格局,把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建成一支复合型教学团队,推进教师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增强教学团队与校企合作内聚力,广泛吸收先进的实践经验,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