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制作要点
2016-04-29孙瑛
一、引言
目前,中国有7亿多人使用互联网,其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应该来说是使用的主体,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新空间。近年,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各省市微课教学开展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投入到微课的学习、制作与运用,微课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教学方式。在全国各类微课比赛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微课作品比例不小,以中国微课网为例,其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活动中,思政微课作品就有620例,且作品的点击率都相当高,因此,加强对思政课微课的制作的探索与研究十分重要,这对思政课微课教学的发展意义深远。
二、高校思政课微课制作的要点分析
通过深入学习和亲自制作微课的实践,笔者将针对思政课微课制作过程中关于选题、教学设计、视频制作等方面应注意的要点作如下分析:
(一)、选择教学主题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因此,思政课微课制作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教学主题,在选题过程中应注意:
1、把握思政课特点,严肃制作。
思政课微课选题首先必须具有政治思想性,在微课选题过程中要保证教学主题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代表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微课选题过程中,始终牢记“思政课是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主要渠道”,不能出现观点上的错误或模棱两可。
2、凸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微课的选题要切合实际,尽量做到短小精悍,最好是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同时,根据高校思政课的特点,所选主题尽量与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结合起来,选题要有实际的研究价值。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二章为例,本章主题是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在选择主题时,就可以将“爱国主义内涵”这一知识点作为主题,一是因为这一知识点相对独立,完整;二是因为“爱国主义”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并且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三是这一知识点与最新的形势政策联系紧密,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树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第一个概念,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适合采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所选主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有些教学主题使用黑板教学或课堂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不适合采用多媒体表达的主题制作出来也会令观看者失去学习的欲望。因此,思政课微课所选主题要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二)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微课作品的成败。微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案的编制和课件的制作,思政课在微课的教学设计环节要把握以下三点:
1、突出“微”特征。“微”是微课区别于其他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包含着“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资源。传统思政课往往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专讲大话、套话,让学生感觉课堂没有吸引力。思政课微课设计时必须严格把控好时间,将教学内容细化,使其短小精炼,用元素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5-8分钟为宜。
2、抓住“以学生为中心”。微课教学设计要弄清楚学生需要看什么、学生需要听什么、这样表达他听懂了吗?过去,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思政课,究其原因,很多学生觉得“假、大、空”,觉得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离得太远,因此,思政课微课教学设计就要落到关注学生主体需求上,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
3、把握“有用”、“有趣”两原则。“有用”即看得懂、学得会;“有趣”即形式新颖,有吸引力。思政微课在保证有效性的同时兼具创新性。思政课微课有效性的标准就是微课是否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是否能带动课堂的氛围,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微课设计过程中与学生充分沟通,结合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设不断完善微课作品。思政课微课设计过程中,在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性的基础上,要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如语言表达的幽默,能让学生学习更轻松,能让说教更舒服;如设计特定情境,唤起学生共鸣;用问题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微课视频制作
通过对网络上各类有关思政课微课作品的学习和研究,笔者注意到在最初的思政课微课作品以课堂实录式为主,稍后出现录屏式微课,随着微课制作的普及及广泛应用,从目前来说,上述两种视频制作方式稍显陈旧,且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思政课微课的视频制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声音富有感染力。由于思政课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与引导,视频制作过程中配音尤为重要,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配音能很好地加强微课的吸引力,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感悟。
2、视频技术的综合运用。思政课微课视频制作要打破课堂实录式或简单PPT录屏式的单一制作手段,要采用多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各种视频制作软件,如PPT、Flash、Camtasia Studio、格式工厂等,通过各种软件的应用使思政课微课作品能融合课件、案例、图片、音视频,使思政课微课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可视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时期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15Z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