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十四种消费品关税下调

2016-04-29刘玉国

知识文库 2016年13期

2015年6月1日,我国对14种进口消费品关税进行大幅度下调,旨在拉动国内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但是仅仅依靠降低关税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将分析其原因,并对拉动国内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提出一些建议。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4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境外消费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根据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介绍,如果有1/3或1/2的消费回流,就会拉动社会消费增长1到2个百分点。

至此,如何促进消费回流,拉动社会消费这个问题,也被真正地重视了起来。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会议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

本次关税调整涉及14类进口消费品。其中,护肤品的进口关税也由5%降低到2%;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值得一提的是,纸尿裤的关税降幅最大,从原来的7.5%下降到2%;。

本次关税调整力度之大,在我国关税调整历史上实属罕见,旨在合理增加进口,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保就业、惠民生,积极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实现促进海外消费回流。

但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仅仅依靠降低消耗品的进口关税,恐怕还远远不够,原因如下:

1、进口环节税在进口商品的最终销售价格中,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进口商品零售价除去成本之外,还包括国际物流成本,进攻环节税,国内销售成本和利润几大部分,我们不难看出,进口环节税,在上述的各个部分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大。一件进口商品从原产地出厂,被增加了一层有一层的成本,真正到达销售终端的时候,价格甚至要比原产地的价格高出数倍,这也是国内消费市场中,进口消费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也正是由于价格的关系,才促使国内的大量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进口商品的原产地,从而出现了国内消费者在国外消费总额屡创新高的即成事实。

2、关税在进口商品进口环节税中,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进口商品在进口环节征税,不是以进口商品最终的零售价格作为征税依据,而是以进口报关价格为基础的。另外,进口商品的进口环节税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及占所有应缴税中很小的一部分。

事实上,经过一套相对复杂的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参考数据:一套报关价1000元的护肤品通过此次降税仅仅少交税50元,即使关税降低幅度最大的纸尿裤,在最终的降税效果上,也不尽如人意,经过计算,一包300元的纸尿裤,少交税款不到20元。

所以,单单降低进口关税,即使降税幅度巨大,对进口商品的最终销售价格的影响,实在有限。

如果想要在拉动国内消费,促使大量海外消费回流,便要:

1、降低关税要配合其他的收税改革举措,形成综合性的改革方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主持的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有关部门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抓紧拿出具体方案,要求:一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二是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三是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申报纳税要求。

事实上,目前我国仅对成品油、汽车、烟、酒、贵重首饰以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化妆品等三类15个税目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下一步拟将部分高档消费品和高档服务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同时考虑到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将结合消费税改革方向,调整化妆品的征收范围。

另外,我国将根据企业的意愿和口岸布局的需要,恢复和增加进境口岸免税店。并推进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以上的各种举措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可以想见,一旦完成,必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举措体系。

2、调整相关政策,控制进口商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将“实惠”真正留给消费者。

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善整个进口商品销售的传统模式,尽量减少进口商品抵达销售终端的中间环节,大量降低进口商品的国内销售成本,从而降低进口商品的最终售价,将“实惠”真正地留给消费者。

同时,应制定和改善相关政策,清理进口环节的不合理收费,支持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

3、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

对于消费品的国有品牌,应大力提升其品牌的含金量,调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消费导向,让更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更多地转向国有消费品品牌。

同时,支持消费品国有品牌实体店的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打造真正的国有消费品品牌,并规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努力营造良好的国内消费品市场,促使海外消费品市场的购买资金回流,真正地实现提升就业,促进国内消费升级,产业升级。

总之,我们应该继续推行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大产业、贸易结构调整的力度,培育和发展国内市场,促进企业和市场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切实巩固“大国”地位。中国在选择降低关税时,要根据国内情况合理选择对应商品种类,偏向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和幼稚工业的发展,并且调整相关政策,形成综合性的政策调整,真正实现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