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护航下幼儿自主进餐活动的开展

2016-04-29李惠

知识文库 2016年13期

吃饭进餐,无疑是幼儿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以及入园后,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因此,常常会听到离园时家长问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饱了吗?”在幼儿园每学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同时,吃饭进餐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教育与发展价值。如何让幼儿爱吃饭,吃好饭,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幼儿园一直在对幼儿自主餐点进行探索和研究。在餐点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由老师分发、幼儿被动进餐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动手,自主选择食物,并可以自由选择同伴一起进餐,使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使每一个孩子都能熟练、自主有序的进行自选。通过自选,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增进幼儿的食欲,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为了保证餐点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餐点卫生和餐点质量,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需要出发,在幼儿餐点活动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

一、桌面消毒工作:

餐厅应保持整洁、明净、舒适,餐点前的桌面消毒,使用专用抹布,先用清水毛巾擦净餐桌,再用配制好的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0分钟后再用清水毛巾擦净桌面,去除消毒液的残留。保育员接触幼儿食物前必须先戴好围裙、三角巾和口罩,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饭菜须放在备餐桌上或餐车上,根据不同的时节,准备温度适宜的饭菜,如吃干点应使用食品夹。

二、餐前准备工作

1、入盥洗室这时间段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地面有水,有可能会将幼儿滑倒、幼儿玩水将衣服弄湿等,老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注意全面照顾、及时督导、仔细检查,老师必须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指导幼儿整理好毛巾,才能从盥洗室出来。

2、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

3、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讲解菜谱。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的欲望。

三、进餐分工合作

1、幼儿自主进餐三学会

(1)幼儿学会自主选择(2)幼儿学会节约(3)幼儿学会节制

2、保育老师午餐中的巡回观察与指导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2)鼓励孩子们愉快、安静、独立用餐,不打闹,不边玩边吃。

(3)坚持少盛多添,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4)多给予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5)指导边吃饭菜,边喝汤,不吃汤泡饭、菜拌饭,帮助消化。

(6)保持正确的使用碗筷的方法及坐姿,不把饭菜掉在地面和桌上。

四、餐后管理及收整工作

1、保育员要事先准备好餐后擦嘴的毛巾,可放在餐前准备桌上。幼儿吃干净饭菜后让其将餐具放到餐前准备桌上的盆里或桶里,但不要用筐,以免汤汁流出来。幼儿放餐具时告诉其轻轻摆放、分类摆放,然后拿一块毛巾擦干净嘴巴和小手,将擦过的毛巾放在一边待洗。

2、幼儿用餐全部完毕后保育老师清理桌面,收拾餐具送至营养室,用洗洁精擦洗桌面,再用清水擦干净,清扫地面,再用湿拖把拖干净。

五、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班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午餐时有的幼儿常常坐在餐桌旁不知所措,看着旁边的同伴吃饭,自己不肯动手,有的幼儿边吃边说话,有的幼儿玩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剩饭现象严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些陋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午餐时有的幼儿常常坐在餐桌旁不知所措,看着旁边的同伴吃饭,自己不肯动手,有的幼儿边吃边说话,有的幼儿玩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剩饭现象严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些陋习?是我们各位老师和保育员的责任。

1、利用榜样法激励孩子。

2、运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

3、通过实际事例,引导孩子多吃饭。

4、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幼儿不挑食。

5、家园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仅靠幼儿园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

六、适当为孩子创设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机会。

中、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不仅可以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而且还可以给予老师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在此就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让孩子来为自己和集体服务,比如餐后各自收拾自己的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帮保育老师收残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不依赖成人、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的这些进餐教育,其实都是从小班开始教育引导,到了中大班时,就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餐点常规。开展餐点自选活动,将生活活动寓于一日教育之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宝贵经验,对孩子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孩子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世欧上江城佳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