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公司自备内燃机车选型方案
2016-04-29陶炼
近几年,南京港铁路公司生产运输量不断提高,而机车的租用成本也在不断增大,同时由于机车租用在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根据机车牵引力的计算、生产现状,以及市场调研,提供机车选型方案。
一、前言
南京港铁路公司是为新生圩外贸港区配套的承接港区铁路运输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所属港区铁路连接华东地区最大的尧化门列车编织站,并与沪宁、津浦、皖赣三条干线相通。港区铁路由南京地方铁路环线出岔后经港铁联络线、新生圩作业站进入港区作业点,主要经营的货种有煤炭、铁矿石、铜精矿、钢材、汽油、柴油、化肥、粮食等多种物资运输业务。近几年来,生产运营快速发展,2008年完成运输量110万吨,2009年完成运输量180万吨,2010年完成运输量205万吨。目前,铁路公司现租用DF5型内燃机车承担生产运输任务,该车为1980年青岛四方机车厂生产,国内现已不生产该型机车。考虑到运输量的不断增长、运输管理的方便以及租用成本的上升,自备机车已是必须考虑的事情。
二、运输线路、设备现状
1、线路状况 铁路公司所辖铁路全长10公里,线路等级为工矿企业Ⅱ级,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250M,港区铁路为平坡道,道口较多,连接港区至新生圩站有一段近400M的坡度为6‰的坡道。由于受港区装卸线有效长及装卸品种的限制,要求内燃机车一次牵引30辆重车通过6‰的坡道即能满足生产需求。
2、在用DF5型内燃机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机车功率:1210KW
持续速度:9.18KM/H
持续牵引力:315KN
轴式:CO—CO
最小半径:145M
柴油机型号:8240ZJ
传动方式:交直电传动
机车重量:138T
三、国内铁路机车生产现状
1、行业概况:目前国内机车市场是一个垄断的双寡头竞争市场。买方垄断是因为需求方是铁道部一家,定价权完全掌握在铁道部手中,“双寡头竞争”是因为国内铁路机车生产商主要由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两家,两家均为中央直属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工厂、矿山、港口用机车车辆、城市地下铁道和轻轨车辆,以及铁路运输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等。北车集团下辖18 个全资子公司( 工厂)、四个参股研究所和两个参股子公司。南车集团下属19 个内燃、电力机车、客车、货车制造及修理企业和两个专业研究所
2、竞争格局:但与一般意义的寡头垄断不同,需求方只有铁道部一个,铁道部在这种供求格局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一般都会平衡两大集团的订单,造成整个市场份额划分的行政色彩较浓,行业竞争并不激烈。
3、产业政策:铁路设备行业上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生产企业必须得到铁道部的认可和批准,并且每家企业所生产的车型和设计图纸也要铁道部审查,铁道部还在各车辆生产企业设验收室,派驻验收代表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验收。这种严格的产品质量认可制度成为铁路设备制造壁垒,短期同行业格局比较稳定。
4、国产内燃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表1):
四、选型思路
1、机车能力能满足工况的要求,即满足一次牵引30个重车通过6‰坡道的要求。
2、考虑可维修性,包括日常维护的方便性、经济性、配件的可互换性等。
3、综合考虑机车的性价比。
4、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包括机车的成组性、能力的适当富余等。
五、机车的牵引吨位计算
根据铁道部标准TB/T1407-1998《列车牵引计算规则》,在这里以机车的持续牵引力为计算牵引力,持续速度为计算速度,列车阻力是由机车和车辆的运行基本阻力、附加阻力等构成。
3、坡道附加阻力iX=6‰
4、表1内机型的牵引质量计算(表2):
六、选型方案
1、机车功率的选择
通过机车牵引力的计算,理论上表1所列的内燃机车均能满足铁路公司现有运输生产的需要。同时,铁路公司就机车的购置、使用、维修等情况对相关使用机车的单位进行了调研,包括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车集团浦镇车辆工厂、南京烷基苯厂,三家单位使用工矿条件与铁路公司基本相似,均选用功率在1100KW左右的工矿型机车进行调车作业,机车牵引力满足30辆的要求。
2、维修模式
各型机车出厂均规定机车修程,工矿型机车修程规定为六年一个修程,即一年半小轮修—-三年中修---四年半小轮修---六年大修,上述三家单位均委托南京东机务段维修,机主单位负责日常定检,该模式已运作多年,应是比较成熟。铁路公司与南京东机务段距离较上述单位更近,完全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模式。
七、结束语
通过对机车功率、维修模式的分析以及近期机车价格的调研,GK型机车性价比较高,不仅能满足生产需求,后期的维修成本也相对较低,应是铁路公司自备内燃机车的首选。
(作者单位:南京明州码头有限公司)